点击放大

模型演进

日期:
2015年11月21日 - 2016年1月1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11月21日
空间:
亚洲艺术中心上海(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7号楼106室)

展览简介

策展人:鲍栋

参展艺术家:蔡磊、陈熹、Cho Mi Young、高伟刚、季俊、谭天、王郁洋

展览时间 2015.11.21 - 2016.1.17

展览地点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

电话 +86-21-6266-2781

传真 +86-21-6266-2786

网址 www.apluscontemporary.org

-----

文│鲍栋

模型演进 策展论述

模型(model)是认知及实践的既定程式,与模型类似的常用概念还有图式 (schema)、范式(paradigm)、样板(pattern) 等,这些概念都在不同学科与语境下被广泛使用。对艺术而言,它包括认知模型,即视觉范式,如传统美术教育中的几 何体、石膏像、解剖图、透视图、等等 ;以及艺术母题 (motif),如艺术家常用的形象与题材、纹样的图像单元等等。传 统绘画训练中的画谱与模特(Model),即是典型的视觉模型,临摹画谱、写生模特就是在学习某种视觉认知结构。视觉 模型与题材联系起来,就成为了母题,如美术史中的松竹梅兰或莲花纹、茛苕纹等。在某种意义上,传统的艺术史就是 一部视觉认知模型的演化史。

在这个展览中,“模型”于三个层面上在场,一是实体的模型,如雕塑的模具与的模块,二是虚拟或想像的模型,如模 拟软件中的各种视觉模型与运动模型,以及艺术家及观众意识中的各种范式。三是知识的模型,如艺术作品数据库框架, 及其他各种艺术话语模式。在具体的案例中,这三种“模型”往往是嵌套结构的,一个雕塑作品经常得用到模具,模具 造型的创造又相关于头脑中的范式,而范式则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各种艺术话语的影响,但同时,种种话语的都附着在具 体的艺术存在物,即物质实践上。

但模型不是一种具体、个别的存在,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认知及实践框架,对这种框架的自觉意识即是一种方法论意 识。另一方面,模型总牵涉一个原型,即认知对象或实践目的,而当方法论意识成为了艺术家工作的推动力,甚至核心 推动力的时候,模型自身也就独立了出来,自身构成了自身的对象与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模型获得了自足的价值与生 命,开始了自身的演化,这个展览即是要以艺术家的工作来呈现模型演进的方式,以更确切地观察某种建立在方法论上 的艺术实践。

高伟刚与 Cho Mi Young 的作品都是把单个造型结构模块不断地演绎,直至脱离其原型(楼梯与风景)而成为了一种精 神性的或形而上性的存在,他们的作品或许有各种不同的出发点,但最终达到的这种超越现实感的纯粹性则是方法的产 物,就像物理方程式,虽然来自实在,但呈现出来的却是纯粹观念的秩序。

蔡磊的作品是从他之前的浮雕模具出发,在模具上把原作品中的空间递减倒转为递增,并加剧模具的凸起程度,使它们 延伸成占据着真实三维空间的实体。但这些模具作品所构建的视错觉空间却是和原作品一样往后退缩的,因此,这些模 具作品的物质存在与其在观众心理中的视觉存在构成了截然的悖论,在实际中越前凸的,看起来则是越缩进的,在这个意义上,蔡磊的作品把观众主动引入了实体模型与想像模型之间的关系中。

陈熹与季俊的作品都是利用 3D Max 软件完成的,但方法却完全不同。季俊完全遵从软件的模拟功能,通过建模、渲染、 剪辑,制作了一个个让人陌生但又似曾相识的建筑场景。这些看不出实际功能的建筑带着一种纪念碑的气息,钩沉起我 们关于社会主义的记忆,而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有着社会理想模型的历史规划。

陈熹则几乎完全抛弃了软件的模拟功能,让虚拟模型直接按照数字逻辑而不是现实规律生成运动,比如给一堆抽象的几 何型体导入人类行走的运动轨迹,这些几何型体会按照数字逻辑去执行这个运动轨迹,但型体却会在运动在破碎掉,产 生各种意料之外的惊异与荒诞。以一般的 3D 动画标准来说,陈熹的作品是故意做“坏”了的动画,因为他并不以模拟 日常现实经验为目的,而是让软件程序依据算法模式来生产自身的“现实”结果。

让算法来决定结果,这正是王郁洋近年来工作的核心。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包含了 3D 模型、图片及文字的资源库和一 套以尺寸、材质、色彩、表面纹理等分类来执行的步骤,让算法在这些既定的资源与步骤下,自由(随机)选择、组合、 处理,最后生成艺术作品的执行方案,他自己再去完成制作。换句话说,王郁洋设计的程序本身已经几乎替代了他的艺 术创造者的身份,虽然是他自己设定了程序的决定权与决定方式,但在整个过程中的随机性却是不可控、不可预测的, 在这个意义上,程序,即方法本身已经成为了主体。

谭天则以另一种方式让渡出艺术家的主体性,依据某种当代艺术游戏规则,他设置了一个“如何成为当代艺术家”的运 作体系,包括作品、市场、推广、媒体及私人生活等方方面面。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作品部分,他建立了一个囊括了各大 博览会、双年展、文献展、画廊及搜索引擎中的艺术家名录的资料库,通过对这些著名艺术家作品中不同因素的模仿与 组合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形象的说,谭天总结除了一个标准的当代艺术家的模板,再用这套模板来“翻制”自己的艺术 家身份。

不管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的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同,但在方法的层面上却有着共同的地方,在这个展览中,我们用“模型” 来提示的即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自觉性 :在问题意识中形成研究框架以及相应的工作方法,最终方法会带动问题,激发那 些尚未为被自觉意识到的经验,再转化为艺术实践的内容与资源。如果艺术史最终是内在于思想史的话,那么艺术实践 的方法论则注定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