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触摸经典:中国当代100——靳宏伟原作收藏展

日期:
2015年10月24日 - 2015年11月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10月24日
空间:
中华世纪坛

展览简介

10月24日晚,北京中华世纪坛,2015北京国际摄影周开幕当日,“触摸经典:中国当代100——靳宏伟原作收藏展”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品牌展览盛大开幕。近百名嘉宾与媒体记者参加开幕酒会,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主办的“触摸经典:中国当代100原作展”集中展示了靳宏伟先生所收藏的35名中国艺术家的100幅当代摄影作品,勾勒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发展轮廓,不但让我们能够对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观念形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也能从这些作品的市场表现来描绘出一个极具生长力的新时代东方摄影艺术价值体系。

“触摸经典:中国当代100原作展”展出的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格局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中有的已经在国际范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的已在拍卖市场中取得了高度的市场认可,囊括了阿斗、陈家刚、崔岫闻、封岩 、付羽、高氏兄弟、海波、何云昌、洪浩、黄晓亮、桔多淇、老皮(彭祥杰)、李俊、李志国、刘勃麟、刘晓芳、刘铮、卢彦鹏、骆丹、潘钺、邱志杰、任航、荣荣和映里、王宁德、王庆松、王轶庶、杨福东、姚璐、英吉、于筱、袁顺、张大力、张洹、张巍、张晓共35位摄影艺术家的作品。

100幅中国当代摄影经典原作集中由一位收藏家收藏并被集中展示实属难得,对中国当代摄影的梳理和收藏具有非凡的意义,是从一个整体角度来观看中国当代摄影的难得展览。本次展览将在中华世纪坛展至11月1日,其后将移师北京希帕画廊持续展览至12月5日,欢迎朋友们前来观展。

-----

淬尽铅华

——写在“从图片到图像”第2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及画册出版之际

文/靳宏伟

小时候,总是见到老电影里的德国人发明的只有一只镜片的眼镜,那时,还没有cool那么一说。我总想弄清楚,那一只镜片的眼镜究竟是想把人跟物看个明白还是只是为了装饰看自己想要看的东西,那就是我孩提时理解的“一目了然”。

80年代末去了美国看,我终于有机会发现单片眼镜的另一层意思:几乎所有的美国人哪怕是不戴眼镜的,心里也装着一片镜片。

“你是日本人吗?”“不是。”“你是韩国人吗?”“不是。”“你是台湾、香港人吗?”“也不是。”

当你把答案告诉他(她)们时,几乎人人都流露出了面带微笑的表情与背后隐隐的失望。

一片镜片的眼镜其实是有两片,只不过不在同一个地方罢了。我懂了。

“你们中国有当代摄影吗?”几乎所有摄影系的同学都会这样问。“当然有。”回答得毫不犹豫。

那时人穷,打肿脸充胖子无论怎样咱不能把脸丢到国外去。静下心来一想,俺中国好像还真没有那些玩意儿。

90年代初期,就在俺没日没夜地为生活挣扎的日子里,中国有那么一批人在摄影的禁忌之门里开始闯荡,不守本分的基因在他们身上发酵蔓延。他们有的以自己的身体为解剖,来阐释内心的脆弱以及人性的底层,以此来解释命运的悲剧,思考个人与集体的界限,在极端个人视觉化表达的同时,来思考人类的命运与前途;还有的将身边所熟悉的社会现象,用批评与嘲讽的手法,将人物设定在事先安排好的情景之中,来进行大导演般的定格处理。无论是不可思议的场面还是可思议的画面,都给人提出了问题,在真实与虚假之间,以诚实的态度来界定他们的存在。

提出问题,表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出路与答案。中国最早的这批“当代”摄影家就是在那样的情景下被我们所认知。海波、王庆松、张洹、邱志杰、杨福东、荣荣等就是那一段历史的创造者。

文学评论家何志云有言:强悍的摄影家不会被纪实牵着走。好东西激发的不是你的思想,而是你的肉体。

对于我这位在西方学过几天摄影的人来讲,他们这一代人的作品给我带来的绝不仅仅是震撼。

世界上有2种人是挡不住的,一是愚昧,二是天才。

走到顶端的不一定都是天才,但天才一定都能够走到顶端。我相信他们都是极具艺术天赋的那一批人。

2011年的“原作100”,随着“大收藏家”浮出了水面,将中国当代摄影家的作品攮入其中似乎成了一种责任。两年多来,不知不觉地竟然也收了300多幅作品,繁忙的事务使得我没有可能将所有的作品都照顾到,难免挂一漏万。

金风飒飒的秋天,我将100幅作品跟果实一样沉甸甸的奉献给大家,愿为中国当代摄影真正地走向世界贡献一点绵薄之力。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将这些作品较为完整地介绍给西方的观众。

我还是要感谢王璜生馆长,感谢蔡萌、付羽,感谢赵迎新社长,感谢周俊、李燕玲、易小兰、王绪大量的幕后工作,感谢“原作100”之后认识的如此众多的朋友,感谢我的88岁的老母亲与我的亲人以及我最爱的人,更要感谢一位有心、有品位、有眼量的高人,使得收藏找到一个最终的归宿有了可能。

回馈人生,是我后半生所有应该做的努力。

因为遥远,所以,我要与你们一起同行。

2015年9月23日于北京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