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小清新投资学

文:樊婉贞 2014年7月23日 专栏樊婉贞
跟朋友聊到文创产业在台湾的发展,个个摇头。如同位于中环鸭巴甸街的旧已婚警察宿舍重新活化后的PMQ元创方一样,个个想象将如同台湾一样有不同有趣的小店,同样让人失望。 

在我们片面的对某些理想中的事物寄与未了解的期望时,事物本身呈现与理想相反的景况时,可以理解其心理状况将获得倍数级的负面评价。如同我们对于被米其林评价为“星级”的餐厅有着极高的期望,当然餐厅本身因为“星”的评级也提高其餐点的单价是可以理解的,当老饕者为一品星级食物而付出相等的金钱价值,如果只是得到一般食材、又或者不太惊讶的感官反馈时,那可能只是付出比隔壁餐厅两倍的代价,却可能在传媒或是口耳相传上收到超过十倍诋毁。这表示了,文化人可能一厢情愿的对文化愿景有几乎亲如肌肤的期望,一般人对身边亲如肌肤感受的生活体验也一样会有等同对应。

我让朋友先换个方式思考。

记得九零年代台湾当时还是文化建设委员会时代推出“百分比公共艺术”时,公共艺术如火如荼的进行。从开始被人骂“公共艺术”等同“雕塑”时的概念开始,到公共艺术怎还能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如影像、录像;艺术家投件的方式从“都是例行”的那几位,到有“策展人”行头但从不避私人利益的艺术顾问到从公部门卸职的专业人士等操纵;而不懂艺术的公家机构如邮局、铁路局等也要参与艺术评件,硬着头皮邀请跑遍各大公共艺术案以为最专业的评审站台,可能最后挑选的还是千篇一律的艺术品,而商业机构知道有利益可捞,私底下内定自己委派的策展人然后收回扣等。这样的公共艺术弊案从“烂”的公共艺术品及“腐烂”的机构,一再让人啧啧惊叹。别惊讶,现在香港很多公共艺术案成长的速度只不过是发展到两千年时期的台湾公共艺术进程,“百分比”公共艺术比例的概念当然尚未延伸到香港,建筑公司标取政府建案收取策展人回扣,或为取得更大的利益成立自己的艺术部门、经营自己的艺术家,专不专业、熟不熟悉艺术市场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人好控制、支出及利润好计算。这样的事情已层出不穷,令人汗颜。

虽说如此,公共艺术在台湾发展至今,已经不是地产商卖楼盘时给与一个短时期的展示空间让艺术家办办展览即可,或是百货公司暂借一个商铺“推广艺术”徒得艺术赞助者的名声。如今,“公共”的这个概念在台湾早已广被讨论,对于公共空间应回归于市民使用、奬励容积率使建筑商腾出公共空间让住客休憩的概念,带来了蓬勃生气的艺术街道、艺术小店与使生活速度休缓的饮食文化。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有了更大的空间。

文创在台湾于龙应台主政这三年是个重点,除了文创博览会积极地推出在地的文创成就,还带着这些机构不断参与国际商展,以获取更大媒体曝光及“订单”。文创如同当年重点推广的公共艺术一样是个“热钱”,许多机构及个人可以靠着资助申请就可以获得他们的第一桶金,开始创业。当然物竞天择,好的会被留下、坏的随时间一定会被淘汰。但文创的概念发展至今,从学校创业人才“养成中心”的成立,未出校门即教他们如何做生意,到文创者一起取暖,产生许多“创投公司”或是“文创公关”。有人从维修一栋老房子开始,为文创业者建立销售及推广系统,以“业主”形式招揽小文创业者共创利益,台中科学博物馆前一带的文创小区即是如此生成;同时,政府重点辅助甚至资助许多已经消失的行业或是老房子的主人重新开业,积极为铺设销售卖点让更多文创业者可以生存,台南近日开业的“林百货”即是将结业多年的老牌百货公司重新给与新的生命,当然台北迪化街一带的保育区也是典范,台北松山菸厂交与诚品经营文创酒店及文创百货,更将文创的发展树立最经典的范例。

文创要成为工业(Cultural Industry)当然要讨论成为可“工业”化的条件。工业之所以生成是当产品可以大量制造、降低制作成本并降低售价,使更多人可以使用开始;而“品牌化”则将可大量制作的精致产品提升至艺术品的价格,保持售价不降、利润更高。文创要成功,便要达成这两种任务的挑战。但当我们逛着这些文创小店时,即使你为那独一无二的“手艺”惊叹时,也为那令人惊叹的价格吓醒,最多买买一两件就当取得留念。产品的纯粹精致与大量制造的粗糙尚未被强调,价格与耐用年限摊平的成本利益尚未被分析,使用者只能当作“观光”很快离身而去。记得我刚刚买“阿原肥皂”时,当然其品牌的营销在阿原本身善于说故事的情境下令消费者一下提升了对产品的情感指数,但一块方形肥皂随便都要港币75元的情况下确实令人买得缩手。但平均使用一块肥皂的时间约三个月与你用一瓶造价港币60\70元的沐浴乳无差,其实多了自然一样滑润,还对地球少造成污染,这样的使用经验后,我每次回到台湾都会一买三四块供一年使用。但问题还是一样,这样昂贵的产品如果实用上可以造成大量使用的效益,装饰品如抱枕,一块动辄港币五百元,要多买也不太可以说服得了自己。
文创批评从此而来。首先,政府花了太多的钱在无畏的投资上,例如独立书店也是政府重点宣传的文创之一,但独立书店胜在其“独立”及“稀有”的可贵性,有些二手书店更是因为一本书的独特性不自在大量销售,这样的概念自然与文创“工业化”的理论违背。许多创投公司拿着政府的资助剥削下层艺术创作者的利益,最后变成仅有活动的举办、艺术节的声势,雷声大雨点小,文创业者还是要孤军奋斗。许多内部发生的各种问题,还需要时间去消化与解决。

但文创发展却出现令人诧异的收获,因为这些小店与文创业者个人特质的经营方式,使得台湾成为以往已是非常“文青”的发源地,更是“小清新文创学”的初使者。到处可见令人流连忘返的小店,加上特色的街道及咖啡店,人情的温暖,及距商业离刚刚好充满生活机能的居住环境,成为近年国外旅客到此数字不断暴升的主因。更别提那不断进来的移民潮,尤以香港人为甚。

当生活出现压迫,人们总是希望找个出口,当出口实在看不到曙光令人感到绝望时,生活只会回归到生活本身:“人只是为纾一口平淡的气”。台湾为“作一个人应该有的方式”提供了舒适的示范,在越来越吐不过气的世界环境里,它似乎隐隐发着光,吸引着人们回归自然的呼唤。一向打斗惯了的香港人开始慢慢理解到,人生如此奋斗也争不到一块舒适的砖瓦建自己的屋,即使有了钱财满贯也无法填补已经势利的心灵空虚。常常在搭机回香港时听到人们说:我轻松拿着退休金一两百万已经可以在台湾买一栋舒服的屋子及一块小庭院”(这口气象是二十年前对大陆的回乡志愿,如今大陆的景况当然一砖一瓦已没有那么便宜,城乡差距导致的教育、经济、社会环境的不公平更令人沮丧),但台湾有的也许不仅是那一片生存的土地,而是还可以舒适生活在水平以上的文化环境,如今在我们环视亚洲的国家里,大概已经不见这样的景况了。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