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家成为权力的工具才要命

文:苏坚 2015年4月8日 专栏苏坚
今年两会期间,文学家冯骥才接受采访,以《权力介入导致文艺界腐败》为题,因为很符合形势,广被转载。说“符合形势”,是我们这里才与“文艺”有关的专用话语,而且时间上不只关乎现在——文艺界腐败此前早有此后必将继续有,因为既然“形势”是时间性的,权力易主或时势移易,文艺腐败必跟别的腐败没什么两样地反复发作,这是历史证明了的嘛,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市场年代更会以钱计算程度,“亿亿腐败”就比旧时代定义里的“思想腐败”更让人触目惊心罢了。比较而言,制度环境和文艺生态好的国家,几乎就没有这个话题,人家文艺家根本就不会吃“文艺被权力管”这一套,文艺跟路边的花花草草一树一木的生生萎萎一样自然而然,无所谓文艺紧不紧跟形势。替换到言说者,所谓文艺家“知形势”,好听的说法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实际点说就是上头怎么说咱就怎么说的“鹦鹉学舌”,这种言说,以前早有既然不说,以后还有就也不一定说,现在说就仅仅是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文艺家在这样的言说环境中简直只会练就比“形势”更快的“易变性格”,人数一多又反过来制造“形势”,整个世界就这么折腾得不知道什么是“真话”。 
既然文艺是一种自然生长,它就只是民众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政府权力范围里的一部分——或者说仅有那么一点点:如果涉及特定的公共管理事务。但是,同样,在文艺生态好的国家,因为人人爱护、珍惜好生态,担怕即使向权力委托出去那么一点点的公共管理事务权,也会成为“文艺被腐败”的缺口、借口,所以他们宁愿更决绝些,这些国家干脆连个“文化事务部”都没给设立,更别说更笼统、臃肿像是言论、思想一把管的“文化部”了。 
如果依我最近了解一点经济学知识的觉悟,从这个角度去考察冯骥才提出的中国“文艺生产腐败”的问题——当然包括他说的中国文艺界“出不了顶尖文艺作品”、“出不了顶尖艺术家”的文艺生产效率问题,我认为:将文化管理部门的投入视为一种“文艺基础设施资本”,除此之外的其他市场和社会领域的投入视为一种“生产性资本”,比较国外成功经验可知,我们存在十分明显的、应该可以计算而常常不被计算(比如我很少在议政领域听过文艺预算和文艺审计这回事)的“资本误配”和“资本浪费”。
这等于说,冯骥才的话本身就有很多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文艺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则其一,在市场社会它就可以有“经济目的”,可以“被当做工具输送利益”,能设想文艺作品不能被买卖吗?埋怨艺术品太能“变成钱”那太可怕了,简直就是“反动思想”嘛;诚然,说中国存在“市场化导致文艺作品的价值与价格发生了偏差”,多少是一个事实,但同样道理,如果真有一个好的“市场生态”,那么真是市场问题,一定还主要是靠市场本身来解决,更大范围讲,如果更有同一个本真的社会,还靠社会各部分互动来调节,就算像金融危机那样,政府权力有一定的主动权,但也一定把艺术市场当成是市场的一部分,而不会把“经济”因素之外的思想、内容等因素也管起来。其二,恰恰也跟其一相关地,官员也是人,他们当然可以买卖艺术品,可以消费文艺,可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品位”,在发达国家,政治人物会跳跳舞唱唱歌,也许还能拉选票、为执政加分呢。总之,任何东西,特别是值钱的东西——比如房子,都可能成为“腐败工具”,但埋怨房子太值钱甚至关掉房市都解决不了问题的。 
其实,正规身份是小说家的冯骥才,却本身就是一个他自己要批判的“画商品画”的文艺家——依我专业的眼光看还行得要命,正规画册都出过的,至于有没有“买商品画”,是不是“很变成钱”,甚至其画作有没有成为“腐败工具”,我自己不是书画市场研究爱好者,更不是专职反腐纪委成员,当然没有发言权。但有一些材料和现象是能有所启发的。比如同样热衷写“商品书法”的贾平凹,自己就亲自爆料作品定价和收益都高过写小说,甚至一度供不应求,为此炮制出“订货约法”防凡人登门。据说有一位矛盾文学奖获得者,昨夜还是小说家,隔夜已然“文人画代表画家”,至于身家,当然必是夜夜见涨啦。
这说明,冯骥才也许一直在回避什么要命问题。问题在哪里呢?当然不会是市场,他们如果真靠文艺才能卖画卖书,那是他们的福,也是市场的福,高兴才是。不妨来看看冯骥才怎么回答问题。记者问:不让官员在文艺协会兼职,能杜绝文艺领域的腐败吗?冯答:把权力请出去,文艺协会才能做到真正的专业性,只有这样,才能像我以前说的,文艺工作者要面对艺术,背对市场。记者再问:反腐除了监督,对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约束?冯答:文艺工作者远离腐败,重要的是要从内心不想腐,这要有很明确的价值观和艺术上的追求,任何约束都是外在的,关键是要实现主观上的不想。 
看,果然是文艺家,什么都往“心”里去呢,用“心”防腐,高,深,这话太有市场被说得太熟悉太形势了!
可是,冯骥才先生的身份就是文联主席级别的,其他能卖“商品书法”、“商品画”或甚而能当“画派代表”的,要不身份曾就是行政官员,要不就是协会领导,官级都相当不低,比较起有些作品被当成“腐败工具”的专业画家、书法家,可能人家还只是人民群众呢。那么,如果文联、作协、书协、美协等等还是现在“准行政部门”这样,则“把权力请出去”了,该是你们这些人“最大官”了不是?好啊,这么一来,到底是更“专业性”,还是更“扭曲文艺价值”,反正都是权力本身或权力的工具,有的都是满血满血的“任性”!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