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待渡——2014秋季香港艺术拍卖评论(二)

文:王 从卉 2014年10月11日 专栏王 从卉
第一章
第二节 落花时节亦丰收

落花时节亦丰收 苏富比日场 :

话说,夜场是夜空里的烟花, 就在天际辉煌一下, 市场的实际温度还是要看日场表现。

纵观苏记当代艺术日场,总成交1.26亿港币,成交率是相当不低的,价格虽不高但也绝不惨淡,很多价格都悠悠然的在低估价里轻轻落槌成交,风情云淡。 秋风一起,落叶一地: 不少价位曾经在百万级的当代艺术家作品,转眼回到解放前,价格落槌在10万上下甚至更低。 但是想来秋收冬藏,毕竟是在这一轮的市场轮回中活了下来。 再说了,当代艺术嘛,在世艺术家嘛,怕什么,留得青山在:才情在、思想在、努力在、画廊在…… 继续埋头创作更精彩,等得来年春天再发芽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落花时节,一叶知秋,要记得那些落到了地上的也是从春夏烂漫一路开过来了的,也是在枝头绚烂风流过了的,本身就是一场真假虚实的波澜,那曾经有过的大风大浪是真的,那浪花退却留下的泡沫也是真的,那拍倒在沙滩上的冲浪者更是真的了。 本来,当代艺术就是一场精神、智力加资本的运动和游戏,不光中国当代艺术如此,西方至今亦不例外,既然是一种游戏,艺术家就要有改变世界的野心和被时代戏弄的勇气,不然就不要号称是什么当代艺术了。 收藏者也是一样,把自己当成那个冲浪者吧:装备要好,体能要强,看的多,跑的远,聊的深,练的多,自然身手就好,不容易受伤。 如果没有一点冒险的精神、愿赌服输的自信就不要选择当代艺术作为收藏标的,免得伤心之后还要破口大骂,于人于己于市场都是负能量。 不过还是要多嘴一句,古董书画水有多深,伤有多重,冷暖自知。
王光乐“水磨石”系列表现抢眼
王光乐“水磨石”系列表现抢眼
不可忽略的是,在当代日场中,亦有诸多令人踏实的节奏:70后阵营新人老人交替后进:陈飞、陈可守住了阵地,王光乐、袁远等后来居上;第一代明星曾梵志所有拍品悉数成交,价格稳健,可见全盘供需稳固; 从未太过辉煌的叶永青似常青树,无论苏记日场还是香港保利,有一件卖一件都是稳稳的略高过估价成交;丁乙拍品此次甚多,也是平稳易手,供需协调;与之相呼应的日韩抽象当代板块此次也被单独梳理,令人刮目相看:郑相和、金焕基、金昌烈这些名字将逐渐被更多亚洲藏家所熟悉,夜场中1600万的日本白发一雄巨作和佳士得Asia+小专场里的那件小而美款遥相呼应,预示着亚洲抽象在不远的未来即将全面崛起。

落花时节亦丰收。 丰收的是那些成熟的、早已经过春华秋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只等那有心人拨开葱郁的枝叶来收的那些好果实。 比如苏记日场的20世纪板块。 酝酿地甘醇清洌,100多年来的历史、光影、故事、线条…… 缓缓的通过一件件老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享受着时光倒流,穿越其间的乐趣。 光是看展览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20世纪的历史条线梳理很用心。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策展性单元”飞石楼之席德进收藏” 尤为值得点赞: 整整37件席德进作品,完整的回顾展的阵势隆重的把这位20世纪杰出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全面展示在藏家面前:素描、水彩、油画、书法、摄影、手稿、瓷器一样都不少,让大家看到20世纪那个充满活力与试验的多元创作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的中国艺术家们和那些大名鼎鼎的西方现代艺术大师们一样那身体力行的开创着一个又一个无限可能的新世界。严肃认真的学术梳理必然带来全面的理性认知和感性体验,也必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地达成好价格,该专场作品全数拍出,且大半都超过高估价成交,交出漂亮的答卷。
苏富比拍卖现场
苏富比拍卖现场
用心的藏家会发现,20世纪的展厅中,另有两条展览线索悉心展开,那就是留美艺术家的两个阵营:写实(李铁夫、陈逸飞、陈衍宁、刘溢等)与抽象(George Chann,赵春翔、唐海文,萧勤等),将此场拍卖的几十件拍品都以历史的两条线条索串了起来,喜欢哪一串,自己随心随意的选择。 经过这样的梳理,藏家会知道自己买的不是一件单独的作品,而是一段既独立又融合的历史片段;知道在自己的收藏条线中还可能可以添加谁、关注谁、喜爱谁,不可谓不用心。 代表写实的陈逸飞、冷军虽都只有一件,但由于作品动人,尺幅虽小但都取得了500万上下的好价格。代表抽象的阵营中George Chann( Chen Yinpin),唐海文此次明显上位,George Chann拍品共10件,唐海文9件,数量明显比往年大幅增加。 价格也比以往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两人的抽象作品悉数拍出。萧勤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值得关注。  

苏记20世纪部门掌门人本季虽换帅,但从征件实力,学术编排,展览布局,制框选灯等专业细节来看综合水准比前任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是一锤子买卖的拍卖场,但却从方方面面力求博物馆范儿,对待艺术品以如此用心、细腻、专业的态度,藏家自然就是会买账的。 同是台湾系,同是早年佳记出身的女掌门,都是练就一身本领的厉害角色。可想而知,以后佳记和苏记的竞争当更加激烈。
用心对待艺术史,用心对待亚洲20世纪这个珍贵的年代。对于市场来讲,亚洲20世纪正是风华正茂,也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孕育着无穷的市场机遇。
未完待续, 明日请继续关注

<秋江待渡 --- 2014秋季香港艺术拍卖评论(三)
第二章  看看那些绚烂的烟花
第三章  秋江待渡 路在何方

王从卉
中国现当代艺术独立评论人
艺术收藏顾问
北京大学美学系硕士,长江商学院MBA,进修于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艺术与商业专业
曾任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记者主编。 后投身于艺术行业,2005年于北京经营当代艺术画廊,2007年起就职于香港苏富比拍卖,2010年加入北京永乐(佳士得) 拍卖,建立中国20世纪及当代部门并担任主管专家,积极推动新锐艺术家的推广。
现为中国现当代独立艺术评论人,艺术收藏顾问。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