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新绘画如何可能?

文:夏可君 2014年8月20日 专栏夏可君
绘画其实是一门严格的科学,最近绘画的凯旋有助于回到绘画自身的事情上,有助于我们思考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到底何谓绘画?到底绘画何为?绘画的事情在于回到绘画自身的基本要素上:即,材质-基底-物象,这三者必须达到内在的一贯和共感。如果有着绘画的历史,每一个阶段对这三个要素都有根本的重新发现以及重建三者内在感知的统一。
 
何谓“材质”:这是绘画的基本质料,就是最为粗燥的布料与颜料等等。在文艺复兴是坦培拉与木板,在印象派则是工业管状颜料,到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则是丙烯的大量使用,乃至于帆布与瓷漆,烟蒂与沙子等等,这些布料与颜料及其质感色彩的不同,意味着时代技术以及生命根本感知方式的改变。看似无意义的底料其实与绘画之“不可见”的维度相关:古典绘画不允许直接看到颜料,这是追求表面的光滑感与与光洁度,乃是与古典基督教精神对绘画艺术之光感的表现相关;从印象派到表现主义则开始暴露颜料的笔触感,则是让材质的自然性与物理性得以显露其客观性,直到抽象绘画与概念艺术纯粹从材质本身肌理展开抽象痕迹与形象暗示,面对的是时空本身变化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材质底料的选择其实已经是绘画的开始,如何面对一块没有任何处理的空白“布料”(还不是空白“画布”),这本身就是概念艺术的基本出发点与疑难了。
 
何谓“基底”:是绘画的基本平面,一般被理解为背景,其实是绘画自身的平面性。无论是古典时期的三维深度错觉,还是立体派的浅浮雕,无论是美国抽象画回到平面的纯粹二维性,还是极简主义让平面凸凹乃至于走向剧场的外在化,不断改变的是平面基底的建构方式。绘画的基地或基本平面乃是对视觉之可见性的引导,是一种绘画本身视觉可见性的人为建构。
 
何为“物象”:这是绘画前景中所显现的物象与场景,是具体可见之物的再现,与基底区分开来。物象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古典绘画是表现基督教的主题,直到出现静物画与风景画,直到抽象画彻底抹去物象及其再现,导致了绘画的终结!绘画的终结是与物象的消失相关。物象有时候也决定了基地,因为要看到基督教神性来临这个主题,绘画必须通过光锥的几何学建构,通过窗子的形式来建构一个深度空间,绘画成为一个接纳神圣的容器,而且要求底料的光洁度,这其实都来自于物象本身的神圣性诉求。
 
古典绘画达到了三者的一贯与感觉的融合统一:让神圣的物象从不可见之高度以光感来临,并且占据画面透视法焦点上,让画面有着平面自身的独立深度,并非人世间,而是一个看视的窗口,以及底料的绝对光洁度,都是体现光感,并且达到了内在的共感。一旦达到内在共感,这种绘画就达到了完成。
 
到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则是格林伯格自觉反思所提出的三个要求:第一是美国绘画不应该再讲诉任何的文学历史故事,这是之前的绘画都在表现外在主题,而现在要回到绘画本身的要素上成为“元绘画”;第二是回到绘画的平面性,不模仿雕塑与戏剧,不再有任何深度错觉;第三则是传达美国精神或物象,要么是纯粹的抽象色块,要么是美国欲望女神,有着深度情感。这三者都在材质感知的纯粹性上,直到在黑色绘画上达到一致而完成:颜料的黑色——平面的黑色基底——物象仅仅是黑色色块或者笔触,如同在罗斯科等人作品上所达到的极致。
 
那么,如果有着中国式绘画的原创性贡献,之前各种现实主义都没有三个要素根本的贡献,要么只有物象的中国脸图式,要么只有材质的简单融合,新绘画应该重新发现这三个要素。水墨绘画在传统也是有着三个方面的一贯:宣纸本身的空白暗示无限的余地——平面基底的留白暗示不可触及的远处——物象在水墨相破中留下飞白或余白表现出生动,是“留白”的多重重合,摆脱了物象的再现而如此传神!因此,如果有着新的中国式绘画,让绘画可以重新开始,必须对三个要素有着根本的重新发现:把水墨性融入油性或者反之亦然使之更为“虚薄”,重新发现新的“无维度平面”,重新发现新的有着余白的物象,以此余白反向重构物象。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