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课Ⅱ 杨画廊的学术范儿
一年又两个月后,绘画课第二回在乔迁798之后的杨画廊开幕。策展人鲍栋用修辞学的理论“积极与消极”继续了对绘画的讨论。虽然798的新空间展线略有缩短,但这次绘画课与第一次规模相当,这一年度绘画专业小讨论也俨然形成了杨画廊的一个展览品牌。
展览开幕现场人气爆棚,除了参展艺术家之外,陈飞、闫珩、黎薇、杨勋等青年艺术家也到场参加了烤全羊大派对,青年批评家鲍栋也引来了高岭、杨卫、王春辰等理论界人士对展览的关注,郑林则带来了神秘嘉宾王一涵。
关于绘画课,杨洋说这是一个切入作品很好的一种方法。在她之前的销售经验中,很多非艺术专业的藏家往往很难进入到当代艺术作品的语境之中,一些基本的概念还需要去普及去解释。鲍栋的思路正好合了杨洋的心意,策展人也亲自带着杨洋去艺术家工作室交流看画。通过这些经历,这位80后画廊老板发现,其实艺术家也颇有启发。
这次关于积极与消极的风格讨论,由8位艺术家的20多件作品组成。其中李姝睿和董大为的作品都算是为杨画廊量身定做的作品。李姝睿根据杨画廊的东墙分割出了60余块小作品,这些作品2000元一件,但你并不能想买哪件就拿哪件,必须通过抓阄决定;董大为的色粉画就在杨画廊现场创作而成,灵感来自于一句法国谚语—黄加蓝会变成绿,由于这几天北京天气的干燥,艺术家也没能在铝板上变出绿来;龚剑本来应该参展的是一件新作品,但是由于在香港被海关扣留,所以只能从博而励搬来了2010年的《愤怒》;段建宇拿出了两件“山鬼”和一件“女神”,挪用中国古典风格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风格;欧阳春的涂鸦非常积极的显示了自己风格,申亮的新作看起来在消极和积极之间,陈彧凡和关音夫让物质本身说话,变成不用修辞的修辞。
其实无论这些作品的风格是积极还是消极,绘画课的态度都是积极的。之后杨画廊还将和鲍栋把学术范儿继续下去,据了解,下一次绘画课可能会与素描有关。
关于绘画课,杨洋说这是一个切入作品很好的一种方法。在她之前的销售经验中,很多非艺术专业的藏家往往很难进入到当代艺术作品的语境之中,一些基本的概念还需要去普及去解释。鲍栋的思路正好合了杨洋的心意,策展人也亲自带着杨洋去艺术家工作室交流看画。通过这些经历,这位80后画廊老板发现,其实艺术家也颇有启发。
这次关于积极与消极的风格讨论,由8位艺术家的20多件作品组成。其中李姝睿和董大为的作品都算是为杨画廊量身定做的作品。李姝睿根据杨画廊的东墙分割出了60余块小作品,这些作品2000元一件,但你并不能想买哪件就拿哪件,必须通过抓阄决定;董大为的色粉画就在杨画廊现场创作而成,灵感来自于一句法国谚语—黄加蓝会变成绿,由于这几天北京天气的干燥,艺术家也没能在铝板上变出绿来;龚剑本来应该参展的是一件新作品,但是由于在香港被海关扣留,所以只能从博而励搬来了2010年的《愤怒》;段建宇拿出了两件“山鬼”和一件“女神”,挪用中国古典风格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风格;欧阳春的涂鸦非常积极的显示了自己风格,申亮的新作看起来在消极和积极之间,陈彧凡和关音夫让物质本身说话,变成不用修辞的修辞。
其实无论这些作品的风格是积极还是消极,绘画课的态度都是积极的。之后杨画廊还将和鲍栋把学术范儿继续下去,据了解,下一次绘画课可能会与素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