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课Ⅱ 杨画廊的学术范儿

作者:胡小乐 来源: hiart.cn 2012年7月14日 资讯展览
一年又两个月后,绘画课第二回在乔迁798之后的杨画廊开幕。策展人鲍栋用修辞学的理论“积极与消极”继续了对绘画的讨论。虽然798的新空间展线略有缩短,但这次绘画课与第一次规模相当,这一年度绘画专业小讨论也俨然形成了杨画廊的一个展览品牌。
展览开幕现场人气爆棚,除了参展艺术家之外,陈飞、闫珩、黎薇、杨勋等青年艺术家也到场参加了烤全羊大派对,青年批评家鲍栋也引来了高岭、杨卫、王春辰等理论界人士对展览的关注,郑林则带来了神秘嘉宾王一涵。
关于绘画课,杨洋说这是一个切入作品很好的一种方法。在她之前的销售经验中,很多非艺术专业的藏家往往很难进入到当代艺术作品的语境之中,一些基本的概念还需要去普及去解释。鲍栋的思路正好合了杨洋的心意,策展人也亲自带着杨洋去艺术家工作室交流看画。通过这些经历,这位80后画廊老板发现,其实艺术家也颇有启发。
这次关于积极与消极的风格讨论,由8位艺术家的20多件作品组成。其中李姝睿和董大为的作品都算是为杨画廊量身定做的作品。李姝睿根据杨画廊的东墙分割出了60余块小作品,这些作品2000元一件,但你并不能想买哪件就拿哪件,必须通过抓阄决定;董大为的色粉画就在杨画廊现场创作而成,灵感来自于一句法国谚语—黄加蓝会变成绿,由于这几天北京天气的干燥,艺术家也没能在铝板上变出绿来;龚剑本来应该参展的是一件新作品,但是由于在香港被海关扣留,所以只能从博而励搬来了2010年的《愤怒》;段建宇拿出了两件“山鬼”和一件“女神”,挪用中国古典风格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风格;欧阳春的涂鸦非常积极的显示了自己风格,申亮的新作看起来在消极和积极之间,陈彧凡和关音夫让物质本身说话,变成不用修辞的修辞。
其实无论这些作品的风格是积极还是消极,绘画课的态度都是积极的。之后杨画廊还将和鲍栋把学术范儿继续下去,据了解,下一次绘画课可能会与素描有关。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