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隋建国、苏新平、刘庆和、展望作品集体亮相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徐冰、隋建国、苏新平、刘庆和、展望,这五位极具个性、单拎出来都“镇得住”的艺术家被策展人尹吉男放到了一个展览里——“五个独白的空间对话”。该群展于1月4日在当代唐人艺术空间北京第二空间开幕,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常,与同时间在第一空间开幕的迈克尔·查莱赫斯基个展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几位中国艺术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可见一斑。



“五个独白的空间对话”展览现场
展览的最初想法来源于艺术史学家尹吉男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一本书《今天,我们用什么做艺术?》 ,书中收录了五位参展艺术家文字性的自述,通过艺术家自身经历的一手资料分析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历史经验。而此次群展的目的则是请几位艺术家在同一空间中通过作品而非文字的形式进行独白和对话,并非为了寻求统一或彼此说服,而是希望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化学反应甚至是迷人火花。

苏新平《荒原8号》(局部) 纸上铅笔 224 × 2296 cm(56 × 56cm × 164) 2015-2019
苏新平历时四年完成的的纸上铅笔作品《荒原8号》由164片56厘米见方的纸张构成,每一小部分之间在颜色和形状上并非完全的衔接,而是有不少错位和移位的现象,但这并不影响整个画面呈现出的荒芜、凶恶、诡谲甚至是张牙舞爪的恐怖感。作品呈现的虽不是明确的荒原,但荒之感却一览无遗。艺术家用铅笔画出了水墨状态,每一张都是一个小宇宙。


隋建国《云中花园》系列,光敏树脂3D打印,2014-2019

隋建国《云中花园》系列局部
隋建国使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作品“空中花园”系列作品显现出极强的未来感。作品表面充满了轻微的起伏和线条,丰富的纹理和凹凸的坑洼,作品整体造型曲折流转,妙不可言。

刘庆和《摸石头》 纸本水墨 200×300cm 2018
刘庆和的纸上水墨作品《摸石头》则充满雅趣。位于画作右侧的山石部分的纸张比其他部分更薄一些,这使得画面中的山石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抠图感”。摸石头的女孩半边在石上,半边在石外,中间的分界因为图画纸张厚度的不同显得特别明显。石头似乎已不再是石头,而是一个黑色的洞穴,是女孩即将跨入的另一个世界,相当奇幻。整个作品非精勾细描,颜色也相对单调,但一树一石都充满了丰富的质感,蕴含很多极为精彩的细节,看似简单实则非深厚功力者不可及,烂漫自然,毫不做作。

展望 《困局》,六面体白墙、篮球 尺寸可变 2019
艺术家展望的作品是是一个白色的六面体,空间中放置一个篮球。“球会在空间内四处来回碰壁,产生不规则运动,墙壁上留下球的印记形成平面的壁画,而平面的壁画又是由三维的空间构成。球的来回击打墙壁构成的是第四个维度,这个维度看似自由,但实际上受困于三维的固定空间中而无法形成更大的格局。”

徐冰 《被不断翻开的地书》(局部)手稿 尺寸可变 2013-2018


徐冰 《地书》局部
“天书”之后,徐冰又开始了它的“地书”制造。如果说“天书”无人能懂,那“地书”则正好相反,不用翻译,任何人都能读懂,因为它不含有任何文字,完全是由符号构成的。书中描述了“黑先生”24小时的生活故事,虽不甚丰富,但十分幽默生动。正如徐冰所说:“对这本书的限定介于你的生活经验,而不是考察文化程度和地域性。这就是新的对文化和阅读的标准,是过去不曾出现的。”
五位艺术家,五种全然不同的独白风格,从二维到三维、从美学到概念、从水墨到声光电,这样的对话热烈、精彩、引人入胜。
展览持续至2020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