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家是如何画画的?麦勒画廊李钢“裸色”
李钢很久没有在国内做过个展了,上次要追溯到麦勒画廊在草场地时期的个展。6月13日,在麦勒画廊举办了第七次个展“裸色”,呈现了他一直以来进行的绘画实践。

“李钢:裸色”,麦勒画廊展览现场
在李钢的创作中,不同的材料和媒介往往被他拿来进行着转化,那些钢条之间的玉镯,抑或是石膏上的铁锈都很难不让人印象深刻。不过此次展览,完全放弃了那些熟悉的作品面貌,他将艺术创作的时间轴拉回最初的圆点,呈现了他2008年以来的绘画。
这是一个我们并不熟悉的另一条创作线索中的李钢。2008年,李钢开始的“洗掉绘画”系列,是他持续至今的绘画创作。他把自己以前的绘画作品用清水搓洗,原本涂抹在画布上的颜料、图像,连同这些颜料和图像所产生的意义一并被搓洗掉,油画不再被图像所牵制,而是回到了材料本身。

李钢“洗掉绘画”系列

李钢《树冠》290×172cm 亚麻布上油画 2012
在展厅中,三件“洗掉绘画”系列中的作品旁,是李钢在很粗的麻绳编织的画布上进行的绘画作品。这些子2011年开始的“质感绘画”系列作品在画册中进行呈现时,布面的颗粒感被缩小,但仍然清晰可见,让人误以为是某件作品被放大的一小部分。事实上,作品中的图像——即便那些图像并不重要——正是李钢放大某件经典绘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之后的局部。
李钢采用的是一种近乎原始和极为费力的物理方式,将画布和颗粒和颜料都进行了放大。对于李钢来说,他并不愿意将这个系列的作品叫做“绘画装置”或者“装置绘画”,或许在他看来,对于绘画物质或者材料本身的讨论同样是属于绘画的,而不是其他的。


李钢“质感绘画”系列

李钢“质感绘画”系列
2017年至今的“草图绘画”系列是李钢的一个新的绘画探索。这一系列的布面油画作品,李钢将绘制草图时的痕迹、画面的边界都在一张更大尺寸的画布上进行呈现。在边缘仍然呈现着裸色的亚麻布上,向画布中心的推进的过程中,现实白色的油画底料、界定画的边界、构图的铅笔网格、潦草的颜料笔触。
那些单色笔触在画面中涂抹出隐约可见的形象,这些形象也成为作品命名的方式。但是对李钢而言,更为重要的或许正是观众的视线从画布边缘向内部推进和观察的过程。

李钢“草图绘画”系列

李钢《太阳》200×300cm 亚麻布上油画 2018

李钢《赌场》200×300cm 亚麻布上油画 2019
展览将持续至8月9日。



“李钢:裸色”,麦勒画廊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