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的现实 多重的现在” 21份湖北当代艺术样本

于2015年开馆的万林艺术博物馆

“无边的现实 多重的现在——湖北当代艺术样本”开幕仪式现场
湖北,有市场价值最高的艺术家曾梵志,有资历最深的前辈尚扬,有超写实大咖冷军、石冲,还有雕塑界的领军人物傅中望……当然,还有多位活跃在观念艺术界的年轻艺术家,如何岸、李燎、王思顺、龚剑、刘窗等。如此全面的艺术家名单,的确足以构成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份区域性样本。12月29日,泰康空间就围绕该主题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策划了一场名为“无边的现实 多重的现在——湖北当代艺术样本”群展,为@武汉2017系列完美收官。

展览由泰康空间刘倩兮担任策展人

玻璃柜中的艺术刊物记载了湖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发展轨迹

万林艺术博物馆以斜面为主的内部建筑结构

冷军的两件1980年代极具表现主义风格的纸上作品令不少观众惊叹,原来这位超写实画家也曾经有过狂野的一面

观众对冷军的超写实绘画技巧产生了浓厚兴趣

曾梵志2017年的《切.格瓦拉》和1993年创作的 《无题》


以3795万创下石冲个人成交纪录的《欣慰中的年轻人》和他近期创作的《隐语之三》和《不和谐的册页》

万林艺术博物馆由泰康人寿董事长、嘉德拍卖创始人陈东升在其母校武汉大学20周年校庆之际出资1亿元人民币捐建。“无边的现实 多重的现在——湖北当代艺术样本”也是继2015年的开馆展,21016年的收藏展之后,泰康空间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呈现的第三个主题展。参展艺术家中,年龄最长的是出生于1942年的尚扬,1982年出生的李燎则是最年轻的面孔,展览将时间跨度长达40年的21位艺术家并置于同一空间内,无疑在强调一个现实——湖北不仅仅是曾经的85新潮重镇,它在今天的表现依旧积极。

展览现场


魏光庆早期标志性的“红墙”系列作品和20年后创作的装置《基础》
展览由泰康空间刘倩兮担任策展人,她依据现实的肖像、城市.未来昔日、时空的伸延三个部分划分展线,将21位参展艺术家的新作与旧作,以浓缩的方式呈现每个人的创作线索。比如曾梵志既有他1993年的早期面具系列《无题》,也有他最新创作于2017年的《切.格瓦拉》;冷军的两件1980年代极具表现主义风格的纸上作品令不少观众惊叹,原来这位超写实画家也曾经有过狂野的一面;作为泰康的重磅藏品之一——2015年11月在中国嘉德以3795万创下石冲个人成交纪录的《欣慰中的年轻人》也出现在展览序列中,艺术家近期创作的《隐语之三》和《不和谐的册页》尽管与过去的写实告别,但表现身体局部的暧昧气质的画面仍具备高度的辨识度。马六明上世纪90年代行为艺术的经典之作《与吉尔伯特和乔治对话》和近期与树木、河流、动感等多样生命结构有关的具有金石感肌理的作品并置在一起,相互回应。作为曾梵志和马六明的老师,尚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探讨从上世纪90年代贯穿至今。魏光庆早期标志性的“红墙”系列作品和20年后的装置《基础》显示出艺术家创作面貌的丰富性。

1977年出生的唐永祥的两件绘画作品

李燎《许愿池》

展览现场
另外几位70、80后艺术家刘窗、何岸、王思顺、李燎等,在个人经验和材料媒介语言都有各自的探索,在艺术与生活的交互中,强化个体与公众的认知体验。

马六明上世纪90年代行为艺术的经典之作《与吉尔伯特和乔治对话》和近期与树木、河流、动感等多样生命结构有关的具有金石感肌理的作品并置在一起

史金淞的装置作品《垂直的密码》

李巨川在万林艺术博物馆里搭建的《快乐蜂录像厅》,模仿了1980-1990年代遍布中国街头的录像厅
尽管这21位艺术家无法涵盖湖北当代艺术的完整面貌,但这些或扎根本土,或成长于湖北的艺术家中,有的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标杆,有的还身兼湖北当代艺术的重要推手。而作为对湖北当代艺术风生水起的当下回应,泰康空间策划的“无边的现实 多重的现在”无疑是最切题的一次尝试。

何岸标志性的LED灯箱作品《我讨厌拥有和被拥有》(墙面)和《吉冈美穗》

詹蕤的抽象日常记录

从左至右:龚剑2006年创作的《你不高兴》和《看这棵灰色的树NO.12》《看这棵灰色的树NO.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