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继承与叛逆,周名德个展“寒山计”索卡北京开幕
8月24日下午,艺术家周名德个展“寒山计”索卡北京开幕,此次展览由策展人李欣桐策划的,是艺术家自2017年在索卡艺术台北个展“此山中”之后的又一次作品呈现。

周名德个展“寒山计”展览现场

周名德个展“寒山计”展览现场

周名德个展“寒山计”展览现场
1986年出生的周名德,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在此之前,他以全国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央美,至今作品多次进入国内外拍卖市场。周名德的创作源于对传统山水精神的理解,无论是浓淡、层叠的笔法,还是虚旷淡远、秀润清苍的写意性,都又被他赋予当代的气息。
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落实到创作者个体所处的时空之中,是艺术作品最吸引人的所在,对于周名德来说也不例外。他笔下的山水既是古人的,又是从自己最普遍的游山玩水的经历中生发出来的,他将绵延的山峦拆解、颠倒、重组,将古人曼妙心境的“山灵气”与后现代主义反传统的基调相结合。

周名德《山有重屏 19617》53.5x69cm 纸本水墨 2019

周名德《辰玄石》203.5×188.5cm 金笺纸设色 2017
这种探索并非凭空而来。早在两年前“此山中”的作品中,周名德并未纯粹寄情于山水,而是沿着西方绘画传统透视法则的脉络,观察已经蔓延千年的中国山水艺术,并从中赋予作品的当代特性。
在今天的新作之中,周名德对“此山中”进行了某种延续和推进。如果我们将《此山中》与《九天》并置,不难发现它们在拆解、重组山水整体时的异曲同工之处。而通过艺术家提前设定好的不同颜色将画面进行整体拆解的《九天》与《白菜》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周名德《九天》71.5×101cm 金笺纸设色 2019
我们不妨将组成《白菜》的色彩看作《九天》中颜色的乱序排列。而据周名德介绍,如果我们将它们它们的颜色去掉,处理成黑白的效果,具象物体的形象则更加突出。因为身边有色盲朋友,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作品更容易看出来是一棵白菜或一座山,而艺术家在画画的过程中则需要反复调试红色、绿色或蓝色这些不同的颜料。
在策展人李欣桐看来,异于古、异于他人的艺术意境,使得周名德画作中所再造的风景既富有个人灵魂和时代特性,也是他对于文化精神的继承,精神主题的构建和现境界的凌驾与攀登。“周名德是文人画的继承者,也是文人画的叛逆者。”

周名德《白菜》101×83cm 金笺纸设色 2019
展览将持续至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