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坏到解构:时尚界神秘设计师沉寂十三年后的回归
颠覆时尚界的鬼才大师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沉寂十三年之后的首次亚洲个展于2022年8月18日在木木美术馆拉开帷幕。世界一直在等待马丁·马吉拉的回归,但他的归来却不是以时尚界宠儿的身份,而是以艺术家的标签与时尚圈保持距离,并向着直面艺术的方式重回大众的视野。


“马丁·马吉拉在木木美术馆”是基于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与策展人长达一年多的密切交流,由木木美术馆联同曾于2021年主办过马丁·马吉拉全球首次个展的巴黎老佛爷基金会美术馆呈现,由木木美术馆艺术总监兼首席策展人王宗孚和老佛爷基金会美术馆馆长黎贝卡·拉马什维德尔(Rebecca Lamarchevadel)共同策划。


如果谈到时尚圈的鬼才与隐士般存在的神秘高人,那一定会让人联想到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马吉拉毕业于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先后担任法国著名设计师高缇耶(Jean Paul Gaultier)的助手并以自己为名创立了品牌Masion Martin Margiela(MMM)。他的解构主义和哲学思想在其作品中也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平等、环保、无性别,一直是马吉拉的理念和实践,这让他成为时尚圈神一般无可替代的存在。而又由于从出道之时之后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着极为低调的作风,从来不接受外界面对面的采访,甚至从来不在秀场现身。不免让大众对马吉拉的存在与否持怀疑态度。


马吉拉关于艺术与时尚的思考与对话最早表现在对性别和权力的表征发起质疑。马吉拉的艺术实践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超越了时尚领域的传统和惯例,从(马吉拉将其描述为)“一个令人窒息的系统”转向探索美术馆这一充满可能性的新空间,在此语境下,美术馆可被看作专为启发提问、发现另类思考方式和发展长期艺术介入所搭建的平台。
此次展出了共50余件全新创作以及包含交互性行为表演的特定场域装置,其中包括有《躯干》、《制图学》、《虚空派》等代表作品。聚焦艺术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实验性T台秀以及对纺织品、布料的长期研究,以及对艺术、材料与身体、时间、性别、观众参与之间持续对话的探索。


马吉拉在美术馆展厅的区域内构建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带领观众体验一个别样的世界:原先的美术馆出、入口被相互调换,进而改变整个展览动线。空间以白色的墙面与白色的百叶帘作为展厅之间的隔断,为每个区域赋予了展示的独立空间,但彼此之间却又产生微妙的联系。


他将改造之前的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建筑——隆福寺职工食堂的形象作为大型装置《纪念碑》(2021-2022)的主要图像元素。这一覆盖于美术馆外立面的图像为理解北京持续的城市发展与保护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展览还展示了一系列体现艺术家进行实践多样性的艺术创作,其中包括将电影胶片中难以察觉的尘埃置于观者视线之下的《胶片尘埃》(Film Dust, 2021),以及灵感源自曼·雷的《伊斯多尔·杜卡斯之谜》(1920)的作品《防尘罩》(Dust Cover, 2021)。在当前这个大众曝光和超可见性的时代,本次展览将揭示隐匿和含混性在马吉拉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关注艺术如何成为提出诘问的场所,以及私人与公共想法和观点的交流、采纳在何处得以实现。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