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美术文献展 打造武汉当代艺术学术品牌

作者:史伟摄影:史伟 2014年9月15日 资讯展览
武汉,一座中部省会城市,一座曾经在80年代当代艺术活跃的先锋城市,一座在你我眼中或许与北京、上海的艺术氛围相比稍显沉寂并不易被聚焦的城市,在9月13日一场秋雨后,迎来了一场重量级的当代艺术展——第三届美术文献展,同时也让外界见证了它的“一直在路上”。
湖北美术馆外景
湖北美术馆外景
一本杂志,一座美术馆,与一个展览。美术文献展举办自2004年,由《美术文献》杂志社编辑部策划,提名杂志1993年创办十年以来推荐的艺术家参展,记录、梳理并总结当代艺术十年来的发展历程。2007年第二届文献展《美术文献》首次与湖北美术馆合作,并启用策展人机制,由批评家皮力担纲策展人,主题为“观念的形态”;同时,2007年时值湖北美术馆建成开馆,此展作为开馆展也是首度对公众开放。2013年湖北美术馆成立三年展办公室,将美术文献展作为馆方重点的三年展项目强力打造,文献展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美术馆举办的当代艺术三年展,也开启了湖北美术馆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战略合作。

本届展览主题定位“再现代”,主题展之外,分设“刻奇博物馆”、“后传统时刻”、“残缺的文献”三个单元加以阐释讨论。主题展及分单元分别由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美术文献》执行主编付晓东、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学术主持严舒黎担任策展人。展出作品来自近80位当代艺术家,名单中有周韶华等老一辈在活跃在80年代的前卫艺术家;文献展的框架中自然少不了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钧、丁乙、薛松、杨福东、张恩利、邱志杰等时下当代艺术界高频出现坐拥国际级影响力的明星级艺术家;李继开、曾建勇、王思顺、郝量、徐震、郭鸿蔚、李洪波、董大为、陈飞及更多富于时代性作品的青年艺术家令展览的阵容完整又鲜活。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介绍,本届文献展的最大亮点在于加大了影像、多媒体作品的参展比重,并在馆内专门开辟了国内甚至全亚洲唯一的影像馆,在未来将组织电影节、影像节、专题展览。

作品在湖北美术馆地下一层、一、二层空间及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两处场馆呈现,大多由艺术家提供,以近作为主。“再现代”是对中国价值、中国模式、中国崛起、中国主体性的再认识,并探讨传统文化如何适应、转化出现代价值的命题。“刻奇博物馆”讨论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与民间性、乡土性结合产生的庸俗美学;“后传统时刻”则是回望、反观自身并吸纳传统的思考。这二单元以侧向视角对“再现代”的主题加以细致、深化。

其中,“残缺的文献”单元可称为《美术文献》杂志创刊二十年的生日礼物。1985年美术思潮在武汉发生,同时成立的《美术思潮》也成为了国内第一本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刊物。该刊原班人马于1993年创办《美术文献》,正如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刘明所讲,“这是一群有理想的人在不畏艰难坚持下来做的一件事”,从《美术思潮》、到《美术文献》,再到美术文献展,二十年来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性、前言性、文献性观察与研究在该单元得以呈现,也是首次对外展出杂志二十年积累的文献与作品。展厅内部分还原了当初杂志社的原貌,时空在此穿越,感慨的二十年。
再现代主题展作品(参展艺术家68位)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刘明向市领导介绍周韶华作品,周韶华老先生也亲临了开幕现场。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刘明向市领导介绍周韶华作品,周韶华老先生也亲临了开幕现场。
武汉本地人的亿元腕曾梵志,没有原因缺席。在几件他的参展作品中包括一件尺幅巨大(720x400cm)的2013年乱笔风景作品《无题》,据说是他从国外藏家那里借出来参展,仅保险费就至少高达30万,而其中的一半是由他自掏腰包,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赤子之心吧。开幕现场,他始终被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簇拥、合影,没一点架子。
武汉本地人的亿元腕曾梵志,没有原因缺席。在几件他的参展作品中包括一件尺幅巨大(720x400cm)的2013年乱笔风景作品《无题》,据说是他从国外藏家那里借出来参展,仅保险费就至少高达30万,而其中的一半是由他自掏腰包,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赤子之心吧。开幕现场,他始终被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簇拥、合影,没一点架子。
曾梵志与观众交流
曾梵志与观众交流
不是体制内的美术馆就应该陈旧老套、落于窠臼,这次岳敏君没有“大笑”,这两件创作于去年的综合材料作品异常炫目,将剪自彩色画报的碎片层层覆盖叠加,有化妆品、香车豪宅广告、闪耀的钻石与包包、呆立的太空人、充满诱惑的比基尼女郎等等,有欲望、消费、性等和时下都市客关联的话题,有思考、有意思。
不是体制内的美术馆就应该陈旧老套、落于窠臼,这次岳敏君没有“大笑”,这两件创作于去年的综合材料作品异常炫目,将剪自彩色画报的碎片层层覆盖叠加,有化妆品、香车豪宅广告、闪耀的钻石与包包、呆立的太空人、充满诱惑的比基尼女郎等等,有欲望、消费、性等和时下都市客关联的话题,有思考、有意思。
魏光庆2014年的装置《封存》,是一件现成品装置,起初我以为是美术馆办公区的一部分,问了场内工作人员才得知是一件作品。艺术家将图书馆废弃的书架、书卡搬到展厅,传达什么观众可灵活解读,即便是误读本身也构成作品的一部分。 
魏光庆2014年的装置《封存》,是一件现成品装置,起初我以为是美术馆办公区的一部分,问了场内工作人员才得知是一件作品。艺术家将图书馆废弃的书架、书卡搬到展厅,传达什么观众可灵活解读,即便是误读本身也构成作品的一部分。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左边:沈勤 2013年作品《黑水墨-村(一)》;右边:曾建勇2013年作品《规训者.出场》。
左边:沈勤 2013年作品《黑水墨-村(一)》;右边:曾建勇2013年作品《规训者.出场》。
右边:魏青吉2007年作品《奋斗》及2013年作品《超虎》。 
右边:魏青吉2007年作品《奋斗》及2013年作品《超虎》。 
雕塑艺术家王钟的两件参展作品之一《却月》,馆方将一层展厅中央最重要的位置给了他,几辆推车上的勇士们严阵以待,智慧重于杀气,作品以陶瓷的形式再现了我国古代中可谓第一次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雕塑艺术家王钟的两件参展作品之一《却月》,馆方将一层展厅中央最重要的位置给了他,几辆推车上的勇士们严阵以待,智慧重于杀气,作品以陶瓷的形式再现了我国古代中可谓第一次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另一件组作品《红》,作品材料取自王钟居住地的废弃木材,创造出了造型各异、大小有别的一只只船,它们随意地排队,零落中有秩序。在这不再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舟在载水,树脂代水,水中沉积或漂浮着陶瓷碎片、螺丝母,琥珀一般。
另一件组作品《红》,作品材料取自王钟居住地的废弃木材,创造出了造型各异、大小有别的一只只船,它们随意地排队,零落中有秩序。在这不再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舟在载水,树脂代水,水中沉积或漂浮着陶瓷碎片、螺丝母,琥珀一般。
熟悉的“我第一百万次在人间等你”,来自卜桦,本次展出了其中的她的同名数字绘画。
熟悉的“我第一百万次在人间等你”,来自卜桦,本次展出了其中的她的同名数字绘画。
 卜桦录像作品《野蛮丛生、烦躁病、病之城、LV森林》。
 卜桦录像作品《野蛮丛生、烦躁病、病之城、LV森林》。
今年6月王庆松刚在白盒子举办了个展《同一个世界》,本次展出了其中两有色印刷作品,此为《同一个梦想》(局部)。
今年6月王庆松刚在白盒子举办了个展《同一个世界》,本次展出了其中两有色印刷作品,此为《同一个梦想》(局部)。
王思顺2012年录像作品《欲望又n分之一》,该作品的行为曾在长征空间实施,目前该作品的其他版本正在长征空间的群展“开始之前结束之后”展出。
王思顺2012年录像作品《欲望又n分之一》,该作品的行为曾在长征空间实施,目前该作品的其他版本正在长征空间的群展“开始之前结束之后”展出。
刘建华2009年创作的作品《一叶苇舟》,另有一件《骨头》展出。9月20日由Dior支持的“刘建华个展——方Square”将在佩斯北京开幕。
刘建华2009年创作的作品《一叶苇舟》,另有一件《骨头》展出。9月20日由Dior支持的“刘建华个展——方Square”将在佩斯北京开幕。
李洪波的纸雕塑本次展出了两件,一件大卫的素描头像,另一件动态感十足的作品就是本图,膝盖在上下动,初看我以为是他在马桶上做运动。
李洪波的纸雕塑本次展出了两件,一件大卫的素描头像,另一件动态感十足的作品就是本图,膝盖在上下动,初看我以为是他在马桶上做运动。
李继开2014年油画新作《风景》。
李继开2014年油画新作《风景》。
杨国辛创作于2013-2014年的视频《无喻》,在影像馆的“小影院”循环放映。
杨国辛创作于2013-2014年的视频《无喻》,在影像馆的“小影院”循环放映。
张诠2014年创作的纸本水墨《无限江山》,独占一大面展墙,颇震撼。
张诠2014年创作的纸本水墨《无限江山》,独占一大面展墙,颇震撼。
张恩利2013年作品《红管子与绿管子》。
张恩利2013年作品《红管子与绿管子》。
右边:陈飞2012年作品《北方》。
右边:陈飞2012年作品《北方》。
袁晓舫2004-2014年十年创作的双频录像作品,名称即为《十年》,是十年前与十年后在湖北美院周边环境的跟踪调查,两相比较可见城镇化转型的特点。
袁晓舫2004-2014年十年创作的双频录像作品,名称即为《十年》,是十年前与十年后在湖北美院周边环境的跟踪调查,两相比较可见城镇化转型的特点。
徐震2009年装置作品《金属的语言》,金银两色粗细不同的铁链在美术馆地下一层的地面圈画出时下流行语汇,每句话的呈现方式是手机对话框,其间穿插点缀着发光的白色小灯,它趴在那里,足够吸精,你会想去看每一句话的。
徐震2009年装置作品《金属的语言》,金银两色粗细不同的铁链在美术馆地下一层的地面圈画出时下流行语汇,每句话的呈现方式是手机对话框,其间穿插点缀着发光的白色小灯,它趴在那里,足够吸精,你会想去看每一句话的。
崔岫闻2014年录像作品《灵魂之爱》,今年5月1日《灵魂之爱》的行为实施、互动环节在今日美术馆举行。文献展开幕的前一天,崔岫闻的作品也参加了天津达沃斯论坛的《长卷:世界寓言当代艺术展》展,是其中七位参展艺术家之一。
崔岫闻2014年录像作品《灵魂之爱》,今年5月1日《灵魂之爱》的行为实施、互动环节在今日美术馆举行。文献展开幕的前一天,崔岫闻的作品也参加了天津达沃斯论坛的《长卷:世界寓言当代艺术展》展,是其中七位参展艺术家之一。
刻奇博物馆单元

参展艺术家8人(组):双飞艺术中心、叶甫纳、吴俊勇、陈天灼、胡为一、段建宇、高洁、梁硕。
双飞艺术中心2014年装置作品《你中奖了》,这件作品今年由空间站带到纽约,据说帅爆了。
双飞艺术中心2014年装置作品《你中奖了》,这件作品今年由空间站带到纽约,据说帅爆了。
叶甫纳2014年的新作《扎金花系列》、《仕满乡消息》等,她的同名个展“扎金花”曾于今年3月视界艺术中心2空间开幕。
叶甫纳2014年的新作《扎金花系列》、《仕满乡消息》等,她的同名个展“扎金花”曾于今年3月视界艺术中心2空间开幕。
胡为一2012年装置影像作品《低级景观》,国美的科技咖啊,那台机器看上去太复杂了,怪不得这一大一小俩老外研究好半天,久久不离去。
胡为一2012年装置影像作品《低级景观》,国美的科技咖啊,那台机器看上去太复杂了,怪不得这一大一小俩老外研究好半天,久久不离去。
梁硕2014年创作的摄影照片《渣藏》,很“刻奇”、很贴题吧。
梁硕2014年创作的摄影照片《渣藏》,很“刻奇”、很贴题吧。
后传统时刻单元
参展艺术家(6位):史金淞、阳江组、邱志杰、郝量、董大为、想象力学实验室“茶部”。
邱志杰2014年作品《绣像1》。
邱志杰2014年作品《绣像1》。
史金淞2011年作品《被消磨的家具》。他的新个展也于13日在凤凰艺都上海空间开幕,展出作品与画材有关。
史金淞2011年作品《被消磨的家具》。他的新个展也于13日在凤凰艺都上海空间开幕,展出作品与画材有关。
阳江组2010年的摄影作品《歇菜NO.1》,张贴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户外墙面。
阳江组2010年的摄影作品《歇菜NO.1》,张贴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户外墙面。
郝量2014年作品《水火不容》长卷。
郝量2014年作品《水火不容》长卷。
董大为2013年作品
董大为2013年作品
 

想象力学实验室“茶部“2013年作品《一半一半》,材质为葫芦、竹。作品整齐地悬挂在一间独立的小展厅,精美,据说布展很麻烦。
 
想象力学实验室“茶部“2013年作品《一半一半》,材质为葫芦、竹。作品整齐地悬挂在一间独立的小展厅,精美,据说布展很麻烦。
残缺的文献单元
《美术文献》创刊至今20年来的杂志封面及封底,时间承载的正是他们记录的。
《美术文献》创刊至今20年来的杂志封面及封底,时间承载的正是他们记录的。
《美术文献》第一期的封面是现在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的雕塑作品,当时他还是雕塑艺术家。机缘真是巧合。
《美术文献》第一期的封面是现在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的雕塑作品,当时他还是雕塑艺术家。机缘真是巧合。
重要的文献、书信、手稿资料,很珍贵。
重要的文献、书信、手稿资料,很珍贵。
部分还原了《美术文献》杂志社的原貌,火炉、沙发、当年的照片等等,杂志社这个地方很温情。现在的杂志社位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二楼的一个小房间,据说还要继续搬家。
部分还原了《美术文献》杂志社的原貌,火炉、沙发、当年的照片等等,杂志社这个地方很温情。现在的杂志社位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二楼的一个小房间,据说还要继续搬家。
现在的编辑部
现在的编辑部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