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系列展首展《十三》 如何重新找回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语言特点?

编辑:Liz图片提供:有为艺术 2021年2月24日 资讯展览
有为系列展首展“十三”在798艺术中心开幕
有为系列展首展“十三”在798艺术中心开幕
2月22日,有为系列展首展“十三”在798艺术中心开幕,展览集合了13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这些作品鲜活、有力,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了艺术家不同的敏感、思考和对于自我的认定。
有为系列展首展《十三》 如何重新找回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语言特点?
有为系列展首展《十三》 如何重新找回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语言特点?
798艺术中心 “十三”展览现场
798艺术中心 “十三”展览现场
策展人叶剑青讲解作品
策展人叶剑青讲解作品
谈起展览初衷策展人叶剑青表示,疫情之后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展览和研究变得极为缺乏,更多的是大画廊或者大机构对于成功艺术家常规逻辑的展示。而这些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出现了过去或者现有艺术生态中新初的、不同的因素和趋势。以往年轻艺术家更多以感性和直觉为出发点,以西方艺术的既有面貌为表面化模仿,或者对中国艺术传统浅层化的参考。这个展览提供了一种交叉性和系统化趋势的创作和组合可能,是从思想资源到方法呈现上带来启示性作用的艺术实践。
展览作品
孙靖林《太阳照常升起》正面 33×21×8.5cm 木板油画 2018-2020 
孙靖林《太阳照常升起》正面 33×21×8.5cm 木板油画 2018-2020 
孙靖林:这次作品的整体时间跨度比较长,从2018年-2020年。我的创作主题很少涉及社会现象,目前为止更吸引我的创作角度还是回归“个人”、回到作品中每一个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上。
 
解丁泉《彼岸》全图22.8×2.4m 
解丁泉《彼岸》全图22.8×2.4m 
《彼岸》局部
《彼岸》局部
解丁泉:作品是我在美院读研时开始做的,最后毕业创作完成了一个铺垫(白描作品彼岸)。这个作品,一方面是我自己对自身知识体系重新认识(壁畫系本科),另一方面我个人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两方面的思考和碰撞让我从传统壁画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点。
 
王礼军《这件 那件》200×160cm 抽屉 旧家具木板  2017
王礼军《这件 那件》200×160cm 抽屉 旧家具木板  2017
王礼军 《一块规格为244×122×1.7cm多层复合板》34×34×178cm 多层板 丙烯着色 2016
王礼军 《一块规格为244×122×1.7cm多层复合板》34×34×178cm 多层板 丙烯着色 2016
王礼军:我的创作始于认识生活与摆脱创作的惯性。在反思自我与反思艺术的间隙中形成。艺术没有形状,有的话就都是艺术家们初心所想的样子。
邢彦超 《炙热的潮湿的坚定的》 132×160cm 纸本水墨
邢彦超 《炙热的潮湿的坚定的》 132×160cm 纸本水墨
邢彦超  《执掌者肖像》  纸本水墨
邢彦超  《执掌者肖像》  纸本水墨
邢彦超:我的创作灵感通常来自一些图像或者文本带给我的想法。我现在的绘画创作材料主要是纸本水墨,对水墨材料使用的感觉来自上学时学习中国古代绘画技法的一些经验结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形成了目前这种保留水墨的质感但又不同于传统水墨画的画面效果。
 
曹久忆 《断句影像》
曹久忆 《断句影像》
周帆 《影像Net感》单屏幕影像30’12’’ 截图
周帆 《影像Net感》单屏幕影像30’12’’ 截图
周帆:作品来源于2020年9月份和几位友人一同到三亚之行的所作所为连同了自己的经验、理解与反思。
叶秋森《两片海》双屏影像 2020
叶秋森《两片海》双屏影像 2020
叶秋森:我的创作是对于海的想象,希望将流动的东西凝固在一个空间中。
 
高洲越《金银童子》60x70cm 综合材料
高洲越《金银童子》60x70cm 综合材料
高洲越《大熊星座》70x80cm 木板坦培拉
高洲越《大熊星座》70x80cm 木板坦培拉
高洲越:我每张作品周期在两周到一个月之间,创作之前要先做足功课 翻阅史书 踩点取景,一般我会在材料媒介方面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或是传统工艺之间的碰撞与尝试,我总会想方设法的尝试新材料,只要发现有趣的我都会尝试。
 
李凤雪《登高》360×120cm
李凤雪《登高》360×120cm
李凤雪:我的创作状态一直是非常自由的,不会给自己预设特定的风格和题材,顺其自然。技法上我现在比较克制,尽量不追求技法的表现力。我希望绘画能打破维度的限制,也许未来艺术家创作需要了解自然界各种数据,需要意识照进现实,对现实进行组合创作。
 
梁子川《艺术制药厂》170×200cm 中药砖、木板 2019
梁子川《艺术制药厂》170×200cm 中药砖、木板 2019
梁子川:我的作品的风格很明显,以从小耳濡目染的中药作为综合材料语言。本幅作品以“长城”为灵感,我自制了“中药砖”,想营造出宏伟的“中药长城”的效果,同时结合了传统壁画的绘制方法,在壁画上游荡起的中药长城更像一条东方巨龙。我试着在寻找一种属于东方的综合材料的美感。
 
黄震军《深蓝渔歌》 200cm×160cm 布面丙烯 2019
黄震军《深蓝渔歌》 200cm×160cm 布面丙烯 2019
黄震军《海边劲风》 50×50cm 矿物颜料箔
黄震军《海边劲风》 50×50cm 矿物颜料箔
黄震军:我的作品契机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逐渐的也会从小时候开始回忆起,创作上比较喜欢稍微密集的一些构图,这在我平时画的一些小稿中也能体现出来。创作思路通常也是从以往画的小构图而来的,《深蓝渔歌》这个作品也是通过之前对家乡海边的一个场景小速写延伸出来的。
 
刘静源《木板矿物色》50×50cm 四张
刘静源《木板矿物色》50×50cm 四张
刘静源:2015年开始,我接触矿物色,这种非常具有物质感和存在感的材料特别吸引我,2017年以后我尝试在木板上用蛋液加矿物色创作,得到了浓郁、叠加的效果。由此,我开始探寻用多种物质材料表达非人类物体形象的创作。物品、植物、动物一旦被附加以人类的情感,往往它的情感厚度更加丰富,能引起更对的对视。所以椰子、犀牛这些并不常见的动植物更能吸引我。当矿物色自带本身的物质感在这些动植物的形象上展开的时候,一种绵延的体验感会非常持久。
 
刘亚洲《平衡系列 11号》110×73cm 艺术微喷
刘亚洲《平衡系列 11号》110×73cm 艺术微喷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27日。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包含了一些关键性的因素:时间的浓度和复合,空间的重叠和并置,想象和虚构,自我的反复确认,整体自然观。这些直觉印迹在不经意间呈现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开始,他们既不同于西方现有的当代艺术,也有别于中国之前的传统艺术。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