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针针扎 付小桐扎出对上古文明和人类起源的探索与追问
2020年5月30日,付小桐最新个展“NUN”在前波画廊开幕,展出其近年来创作的宣纸扎针、雕塑及影像作品。




付小桐“NUN”展览现场 第一章节“阴影”
付小桐最为人所知的是她在宣纸上独创的“针的语言”,源于童年时期对母亲绣花场景的潜移默化,她将其视为“厚雕塑”, 凭借超常的耐力及专注力,她反复用针在加厚的宣纸上扎孔数以万次以成作品。此次展览距离她从最初的油画转向厚雕塑正好十年,这十年中,她也逐渐扩大自己的创作边界,拓展至立体雕塑。




付小桐“NUN”展览现场 第三章节“眩晕”

在付小桐以往的厚雕塑创作中,对山陵丘壑、水波流转等自然万物的表现是其一贯的主题,但本次展览则展出了她对于宗教以及人类起源的探索和追问,延伸至更为抽象的图示。展览名“NUN”源于古希腊水神的名字,出于对上古多神教时期的好奇,付小桐发现彼时很多掌管地下的神灵名字均以字母N开头。以象形文字的观点来看,字母N对应的明显是蛇的形象。而蛇又是各大文明中神秘且难以回避的意象,无论是西方文明中诱惑亚当夏娃,还是东方文明中的女娲与伏羲。她认为, “在中国文化里蛇神崇拜显现为女娲和伏羲和谐相拥的兄妹之情,而不是西方弑父娶母的‘反叛’精神。”这令付小桐感到兴奋,探寻人类对未知的幻想犹如一针强心剂,使其克服了童年以来对蛇的深切恐惧。以蛇的交配为原型,她手绘了394张手稿,制作成影片,配以蛇在沼泽穿梭的淅索声,成为展览第三章节的收尾,给整场展览画下解密的注脚。





付小桐“NUN”展览现场 第二章节“坍塌”
展览第一章节“阴影”,囊括了付小桐最新一组厚雕塑作品,以细胞结构组织的图像呈现对当下全球疫情危机进行探讨。第二章节“坍塌”中的立体雕塑作品则是对社会崩溃及现代社会关系的紊乱所作出的回应。

《57,120 孔》 66×66 cm 手工宣纸 2020

《116,962 孔》115×65 cm 手工宣纸 2020

《43,875 孔》 65×115cm 手工宣纸 2020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20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