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老将 刘洵建构鬼魅剧场
暑期档上空间站新展依旧如约而至。这回呈现的是新近签约艺术家刘洵的个展“洞穴魅影&拾荒碎片”,这也是这位常驻长沙的艺术家在京的首次个展。虽是空间站的新人,70年出生的刘洵可是很早就进行当代艺术实践的老将,90年代初期他就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之路,并在1993年于长沙市博物馆举办了他的首次个展“刘洵现代艺术展”。
从刘洵的个展履历上大致即可清楚他的艺术实践脉络,自1993年之后他的个展陆续举办的年份分别为2001、2003、2009以及2012,除2001年称之为“实验艺术展”之外,最近的这三次展览都是以媒介冠名,从“录像艺术展”至“摄影装置展”再到最新的“当代绘画展”,他的创作媒材囊括了摄影、装置、录像及架上绘画。身兼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副教授的他,可谓精力过人,艺术创作与教学相辅相成,另外他自己也有策划展览、撰写文章,他认为所有的这些已然可以称其为一种“生活方式”。
此次个展稀稀落落地共展出了17件尺寸大小不一的作品,色影斑驳的画面塑造了一种夜色清幽、寂静萧条之感,呈现出一种“废墟”般的景象。刘洵将这批作品称之为“洞穴魅影到映的拾荒碎片”。他说道:“当下正是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如果说图像来源于观看,源于有限取景框的眼力选择,我愿意成为图像的拾荒者。”在这批全部称之为“剧场”系列的作品中,刘洵采用了一种新的尝试。他从搜集的影像资料中随机抽取图像进行组合,再将图像投射至画布,取其轮廓加以勾勒,再据以制作纸质的模板,黏贴于布面,最后逐一喷绘而成。他表示选取的这些图像大都来自日常生活的拍摄、电影剧照亦或网络上图片。
刘洵表示自己很喜欢喷绘带来的偶然性,虽然拿捏不到位时,时常也会有失败的作品,但这也是实验过程中的常有之事。慢慢熟练之后,作品成型的速度会快起来,费时间的往往是构思过程。他透露这次展出的作品主要是2011年后的创作,实际上这个系列的作品比现场展出的要多很多,但展览主要是依据空间来布置。此外,习惯探索变化的他感觉这一系列的尝试仍未尽兴,个展过后依旧会持续“剧场”系列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