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与新媒体艺术三十年”,昊美术馆三年计划首展启幕
昊美术馆,这个2017年在上海开幕(2013年在温州开幕) 的民营美术馆离浦东国际机场很近,离市中心很远,两年多内就办了十八个展览。近日,昊美术馆提出了“万维网与中国新媒体艺术三十年”三年计划,旨在梳理1989年万维网创立之后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脉络。这是个充满野心的大话题,所以需要三年时间完成,共包含三场展览和三次国际论坛。该计划的首展“美丽新世界”已于12月12日开幕,请来了“五零后”的张培力、汪建伟和“六零后”的冯梦波,三位在中国新媒体艺术领域算得上前辈,又颇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美丽新世界”展览现场
展览共展出作品十七件,其中2019年的作品五件。并非带有强烈的回顾色彩,“过去”似乎只是点到为止,艺术家近期的思考和创作也有较多呈现。如果非要武断地概括三位艺术家的三种样貌、创作形式或者关注点,那张培力、汪建伟、冯梦波对应的关键词分别是“监控”“剧场”和“游戏”。

张培力,《480分钟》,40视频源,40画面录像监控装置,2008-2012

张培力,《正面拍摄的公寓》,单频录像,24分钟,2013
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监控大网包裹着所有人,当然也包括艺术家。张培力此次展览的作品中出现大量的监控录像和监视器元素,他在展览开幕论坛上说:“前一阵子女犯劳荣枝被抓到,据说是当时商场里的脸部识别系统发现她与疑犯的相似度高达80%,警察才得以发现她的踪迹从而将她抓获,这让我们感到天网恢恢,感到监控系统的正能量;但现在到哪都是刷脸,其中也包含着巨大的隐私安全问题。看你要什么,这实在是一个难以两全的事情。美丽与繁荣只是一种表象,当你意识到你已经不太自在的那一天,你会发现其实那种很小的便利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冯梦波,《阿Q》,互动装置,2002

冯梦波,《你就是我的明星》,互动装置,2019
而关于作品中从上世界90年代就开始出现的大量游戏元素,冯梦波的解释是:“原因很简单,因为很多好玩儿的东西都在游戏里,它可以随时开始,随时结束,没玩儿够的话你可以连玩儿三百遍,再加上我又很宅,美院毕业后得真正开始做艺术了,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游戏。”
汪建伟语速很快,你能从他连贯的叙述中感受到他的丰沛能量:“我的工作是与对象打交道,而这个对象是极不稳定的。戏剧可能让你处理更复杂的关系。”

汪建伟,《欢迎来到真实的沙漠》,高清录像,2010
无可否认,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在艺术界引起巨大变革。三十年前诞生的万维网也不例外, 它给中国当代艺术注入了怎样的新鲜血液?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工业革命波及东西方的速度和效率都是极其不同的,但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在全世界几乎是同时开始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和西方新媒体艺术有什么区别?这是昊美术馆馆长尹在甲所说的此次展览想要探讨的问题。
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