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能智时隔三年最新个展 生命在挣扎中“蠕行”
如果以地域划分中国当代艺术的版图,“西南”一定是不可忽略的一座重镇。最早活跃的一批“40-6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不少人正是从西南地区走来,进入艺术圈视野,也进入了艺术史。

左起:杜曦云、王彦伶、苏晏、赵能智
1968年生于四川南充的赵能智便是其中的一员,他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92年辞去公职成为自由职业艺术家。先后生活在南充,重庆,成都,现居北京。从1990年起,便开始参加国内外展览,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起飞时,成功在资本的高速列车上有一席之座的人。
10月27日,赵能智最新个展“蠕行”在T6画廊开幕,展览由杜曦云策划,作品包括赵能智近两年的最新绘画和雕塑,集中展示艺术家在新的现实情境中的体悟和表达。

《蠕动的身体NO.6》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8-2019

《蠕动的身体NO.5》 200×160cm 布面油画 2018-2019
赵能智早期的绘画中,对“表情”的描绘成为他艺术实践的重要系列,夸张的人脸中,溃烂之处却艳若桃花。然而在此次个展中,赵能智“放弃”了对表情的描绘,而是将一个个没有正脸、扭曲的人体背影搬入了画布之上。在赵能智看来,生于1960年代末的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世界观、价值观被不断修整的过程。这是一个特别矛盾纠结的群体,敏感、自私、个人、幽闭。在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中,一次次树立起来的观念被不断地冲击、推翻、重建。面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勉强适应。“我们的内心是混乱的,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实用主义者,是精神的、也是世俗的、享乐的、有时甚至激进的、或者是堕落的。多重混乱的人格,对过去,现实和未来,同样充满了怀疑、恐惧,焦虑,也满怀希冀。”

《蠕动的身体NO.1》 200×160cm 布面油画 2018-2019

《蠕动的身体NO.7》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8-2019

《蠕动的身体NO.3》 200×160cm 布面油画 2018-2019

《蠕动的身体NO.5》 150×200cm 布面油画 2018-2019
现场有100幅婴儿头像,是2011-2012年间赵能智所画,彼时他正沉浸在为人父的喜悦中。这批作品仿佛又让人看到了十几年前他笔下“表情系列”的影子,但却不再如同早期“表情”中的激烈与挣扎。如同日记式的描绘方法,雕刻了一位艺术家父亲的温馨时光。


《婴儿系列》 40×40cm×100 布面丙烯 2011-2012
展览同时还展出了9件雕塑作品“蠕”。虽然以绘画为人所知,但赵能智创作雕塑已超过了十年。他表示自己使用过铜、铁、玻璃钢、石材等不同材质的媒介,但最喜欢的还是有重量感的材料。展厅一隅卧在松软沙堆上的“人体”,正是用石材创作的。



《蠕行NO.1-NO.9》 130c×95×50cm 仿han'bai汉白玉粉 2019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