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新绘画”?永乐文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5月1日,由朱彤策展的展览“绘画的故事 I”在幻艺术中心(四季酒店二层)开幕。这是一场聚焦中国“70、80后”艺术家绘画的展览,由永乐文化&幻艺术中心主办。在朱彤看来,展览关注的是在逆全球化语境下,艺术家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绘画的故事 I”开幕现场
“中国新绘画”是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学术,还是一、二级艺术市场。我们能看到画廊、美术馆举办青年绘画艺术家的大展;也在中国内地拍卖会中,见证“中国新绘画”专场中的一个个新生代名字。这些艺术家们在绘画上的全新面貌,与这个全球化时代的潮流与文化紧密相连。“绘画的故事 I”,展出了陈春木、沈正麟、王子、王文婷、项楠、张海君、郑宏祥七位艺术家近些年的创作。

陈春木 《盛夏的果实-02》 226 x 180cm 布面油画 2020

沈正麟 《The best view of heaven is from hell 》 161×230cm×3 布面油画

王子 《圜丘清音》133x100cm 布面油画
顾名思义,“新绘画”重在于“新”。本次展览策展人朱彤认为:“这个时代的新绘画之’新’,与’玩世现实主义’和 ‘政治波普’相比有着更为复杂的创作动机。全球化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是多元、复杂和潜移默化的,这让艺术家的创作开始逐步反向而行之,恰如鲟类物种的运动,顺流而下之后,势必溯流而上,终会回归本身的生存土壤之下。”

王文婷 《明珠》 50x40cm 木板水彩丙烯 2020

项楠 《光荣时刻-2》206x180cm 布面油画
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艺术家们回归艺术内部问题的绘画创作:他们既能吸收西方艺术体系,同时又能结合中国文化的当下和过去两个状态进行创作。这其中不乏很多表达当下中国社会现状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观念上往往热衷探讨的内容为过度的城市化、地域特色与个人经验结合表达的内容,甚至有的艺术家在图像的观念上倾注了很多的关注。另一点需要注意到的是,在其中最不可忽略的变化——这20年来互联网和科技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绘画创作媒介、素材、概念的影响。

张海君 《一个人的四个灵魂》 200×300cm 布面油画 2017-2020

郑宏祥 《垂钓公园》180x200cm 布面油画、金箔 2019
谈到这批艺术家的创作,朱彤给出了一个切合热点的词“逆行”,他认为这些艺术家们展现出的非凡表现力,富有创造性的绘画语言和图像,足以成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样本。在逆全球化和经济内循环的背景下,“新绘画”逐步显现出一种从本土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力量。
展览将持续至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