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声声,澎湃如昨,对于上海双年展24年历史的一次回望
“你可以把这个展览想象成一次个体际遇与历史情境之间隐晦且复杂的交集;一次沉淀在上海双年展历史主题之下的个体意识的显影。”


创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是国内历史最长的艺术双年展,也是国际最重要的艺术双年展之一。2020年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将于11月10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而在双年展开幕之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今年的首个展览“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重现51/组位艺术家的60余件过往上双参展作品,时间跨度20余年,不仅令观众有机会一窥这些艺术家“当年”的创作面貌,也呈现了种种历史痕迹和时代变迁,让“艺术见证历史”成为可能。
参展艺术家名单包括丁乙、方力钧、谷文达、毛焰、曲丰国、徐震、严培明、萧勤、张培力、张洹、周春芽、周啸虎、莱安德罗·卡茨、加干迪普·辛格等中外知名艺术家。





进入展厅后看到的第一件作品是艺术家周啸虎的《脱口秀》,朗诵成语者的脸(也就是艺术家自己)被投影到越吹越大的气球上,朗诵者的声音越来越大,气球也越吹越鼓,直至“嘭”的一声气球爆炸。气球的破裂似乎消减了成语这种传统语言的控制力,艺术家希望通过不那么严肃的、荒谬的、主流之外的媒介形式突破传统文化的权利。

紧接着是周涛的录像作品《1,2,3,4》,艺术家拍摄了上海、深圳等四十余家店铺的员工和早会,对其口号、早操等口令节奏进行整体剪辑和编排,最终呈现出整齐划一的视觉效果,凸显出在现在企业管理最具效率模式的表象下,透露出的人口快速流动与社会结构的剧烈转型。

继续深入展厅便可看到一系列架上作品,比如艺术家毛焰1994年的油画作品《青年郭力》,画中青年是毛焰的学生。20世界90年代中期,中国艺术家们纷纷转向观念艺术,绘画突然变得“滞后”,毛焰也颇感困顿、厌倦,觉得“没什么可画的了”。在此期间艺术家的一些列绘画,包括后来的《青年时代的面孔》《我的诗人》等,虽画幅不大,但都体现出细腻敏感的处理。毛焰说:“我的作品表面上看了无波澜,但创作过程却如履薄冰,艺术家的自信恰恰是建立在这种小心翼翼,从始至终保持高度敏感力的状态中。”


向利庆的摄影作品《永不摇晃》采用照片加电脑的处理方式呈现了一片老旧居民楼,“并不优雅的色彩,没有修饰,毫无个性。看似平静的生活充满着压抑和暴力的气氛。”







除了艺术家的作品之外,展览还展出了由诸多艺术家提供的私人物件、照片、资料形成的个体文献。顺着这些文献线索,以往的记忆也变得鲜活起来。









在目前这个特殊的疫情环境下,稍微停下脚步,对于过去做一个系统性的回顾,或许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正如第三届上海双年展“海上·上海”策展人侯瀚如所说: 在全球暖化和水漫金山的世界,我们更有理由好好想想共同的出路问题。
附录:历届上海双年展信息
1996 年第一届上海(美术)双年展
主题:开放的空间
展期:1996年3月18日-4月7日(20 天)
主办:上海市文化局、上海美术馆
艺术家: 29 位
作品:160 件,油画为主
展场:老上海美术馆(南京西路456号)
策展人:王林
1998 年第二届上海(美术)双年展
主题:融合与拓展
展期:1998年10月20日-11月20日(31 天)
主办:上海美术馆、梁洁华艺术基金会
艺术家: 50 位
作品:256 件,水墨艺术为主
展场:老上海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
策展人:由方增先(组长)、江梅、李旭等上海美术馆工作人员组成的策展小组
2000 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
主题:海上·上海
展期:2000年11月6日-2001年1月6日(61 天)
主办:上海美术馆
协办:上海有线电视台
艺术家:67 位
作品:300 余件,当代艺术(油画、国画、版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录像艺术、媒体艺术和建筑等)
展场:上海美术馆(南京西路325号)
组长:方增先
策展人:侯瀚如(法国)、清水敏男(日本)、李旭、张晴
2002 年第四届上海双年展
主题:都市营造
展期:2002年11月22日至2003年1月20日(59 天)
主办: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艺术家: 68 位
作品:123 件,艺术与建筑
展场:上海美术馆旧馆、上海美术馆
组长:方增先
主策展人:范迪安、阿兰娜·黑斯(美国)
策展人: 伍江、李旭、克劳斯·贝森巴赫(美国)、长谷川佑子(日本)
2004 年第五届上海双年展
主题:影像生存
展期:2004年9月28日–11月28日(59 天)
主办:上海美术馆、东方早报
协办: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杰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上海人民公园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艺术家:108 位/组
作品:108 件,影像艺术(录像、电影、摄影、装置)
展场:上海美术馆、上海人民公园
策展人:许江、洛柿田、郑胜天、张晴
策展助理:高士明
2006 年第六届上海双年展
主题:超设计
展期:2006年9月5日至11月5日(61 天)
主办: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艺术家: 94 位/组
作品:118 件,设计与艺术为主的作品
展场:上海美术馆
总策展人:张晴
策展人: 黄笃、林书民(美国) 、李圆一(韩国)、乔纳森·沃特金斯(英国)、伽弗兰科·马拉涅罗(意大利)
助理策展人:肖小兰
2008 年第七届上海双年展
主题:快城快客
展期:2008年9月8日至11月16日(61 天)
主办: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艺术家: 58 位/组
作品:110 件
展场:上海美术馆
总策展人:张晴
策展人:朱尼安·汉尼(德国)、翰克·斯劳格(荷兰)
助理策展人:项丽萍、李凝
2010 年第八届上海双年展
主题:巡回排演
展期:2010年10月24日-2011年2月28日(128 天)
主办: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艺术家: 63 位/组
作品:逾百件
展场:上海美术馆
策展人:范迪安、李磊、高士明
策展助理:华怡
2012 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
主题:重新发电
展期:2012年10月1日-2013年3月31日(181 天)
主办: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艺术家: 98 位/组
作品:110 件
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苗江路678号)
城市馆:除了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内部的8个城市馆,亦在上海市中心的南京东路至外滩源地带设置了22个城市馆(城市馆参展城市: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奥克兰、万隆、巴塞罗那、柏林、波哥大、布鲁克林、大田、达喀尔、底特律、店口、杜塞尔多夫、伊斯坦布尔、里尔、利马、洛杉矶、墨西哥城、莫斯科、孟买、巴勒莫、匹兹堡、罗纳-阿尔卑斯/里昂、旧金山、圣保罗、仙台、悉尼、德黑兰、乌兰巴托、温哥华)
总策展人:邱志杰
联合策展人:鲍里斯·格罗伊斯(德国) 、晏思·霍夫曼(哥斯达黎加)、张颂仁(中国香港)
2014 年第十届上海双年展
主题:社会工厂
主办: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展期:2014年11月23日-2015年3月31日(209天)
艺术家: 主场馆74 位/组,城市馆28位/组
主展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城市馆:上海新天地、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静安嘉里中心
主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德国)
联合策展人:周安曼(中国台湾)、康喆明(罗马尼亚)、刘潇
电影项目策展人:希拉·法勒(以色列)
音乐项目策展人:尼古拉斯·布斯曼(德国)
城市馆(城市车间)策展人:朱晔
2016 年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
主题: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
展期:2016年11月12日 - 2017年03月12日(120 天)
主办: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艺术家: 92 位/组
主展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3层
城市项目地点: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定海桥、上海音乐厅广场等
主策展人:Raqs媒体小组(印度)
策展组成员:萨比赫·艾哈迈德(印度)、刘畑、陈韵、黛丝·默恩德(澳大利亚)
2018年第十二届上海双年展
主办: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主题:禹步
展期:2018年11月10日-2019年3月10日(120 天)
艺术家: 66 位/组
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2、3楼、烟囱
城市项目: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补时、思南公馆、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
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墨西哥)
分策展人:玛丽亚·贝伦·赛斯·德伊瓦拉(哥伦比亚)、神谷幸江(日本)、王慰慰
2020年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
主办: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主题:水体
展期:2020年11月10日-2021年6月27日(231天)
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西班牙)
策展人:玛丽娜·奥特罗·韦尔齐耶(西班牙)、露西娅·彼得罗尤斯蒂(意大利)、由宓
研究与出版总监:菲利帕·拉莫斯(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