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九月展览开幕 青年艺术家四展齐发

作者:程玲 2015年9月6日 资讯展览
只是去看个展览,结果却被带入了一场疯狂图像表达出的伊索寓言现场。
9月6日下午,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九月展览揭晓,吴俊勇 “光的肖像”、夏禹 “叙事体”、陈丽珠 “空•间”、蜂巢生成项目第14回“夹层:赵新宇个展”同时在蜂巢艺术中心开幕。4位青年艺术家集体亮相,不同风格的作品同时展出,在吴俊勇影像作品宏大音效的渲染下,现场一反画廊的沉寂气氛,活泼的就像一场希腊广场上年轻学者们的辩论。
开幕式现场 夏季风、尼玛拉姆与参展艺术家陈丽珠(左一)、艺术家夏禹(左二)、艺术家吴俊勇(左四)、艺术家赵新宇(右二)及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夏季风、尼玛拉姆与参展艺术家陈丽珠(左一)、艺术家夏禹(左二)、艺术家吴俊勇(左四)、艺术家赵新宇(右二)及嘉宾合影。
吴俊勇:光的肖像

吴俊勇个展“光的肖像”占据了蜂巢主展厅(A厅),绘画、动画、装置等多重媒介的作品综合展出,完整地呈现了艺术家从2010年至2015年创作风格的走向。
吴俊勇个展“光的肖像”占据了蜂巢A厅
吴俊勇个展“光的肖像”占据了蜂巢A厅
与吴俊勇作品的相遇是从A厅走廊上悬挂着金属装置作品开始。在光的投射下,金属圆环在墙壁投下左右两个黑白侧脸,对光和图像的表达简单直入,紧扣展览主题。
吴俊勇装置作品,金属圆环在墙壁投下左右两个黑白侧脸
吴俊勇装置作品,金属圆环在墙壁投下左右两个黑白侧脸
在吴俊勇的影像作品中,寓言、神话、史诗、典故、民间故事抽离了既有的文化语境,向着荒诞臆想的极限飞驰。艺术家仿佛一位“光之捕手”,试图描绘“光之肖像”,挑战“光之速度”。《月升》、《鸟兽散》、《时间的胃》、《摘桃记》利用剪影塑造了一部光的史诗,众多神话人物、历史形象,在幻想和梦魇中飞翔行走,试图以语焉不详的意象与符号照亮隐没在话语深处的真理。双屏动画装置《光的肖像》则通过并置两个屏幕的方式,实现了双眼的“蒙太奇”,观众自行“剪辑”并置影像,来诠释心中的“哈姆雷特”。
现场除了展出吴俊勇影像作品和装置外,也同时展出了艺术家多幅绘画作品,部分源于影像的画面主体与影像作品相互呼应。
《光的肖像》03'00" 5Editions+1AP 双屏动画装置 2013、《月升》04'45" 5Editions+1AP 单屏动画 2015
《光的肖像》03'00" 5Editions+1AP 双屏动画装置 2013、《月升》04'45" 5Editions+1AP 单屏动画 2015
《时间的胃》08'15" 5Editions+1AP 单屏动画 2011
《时间的胃》08'15" 5Editions+1AP 单屏动画 2011
与吴俊勇的相遇,则是从一口非常有礼貌的浓重福建口音“Hi”开始的。尽管展览现场充斥的影像音效已经略显吵杂,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将对话移至室外,但吴俊勇依然觉得现场的混乱感觉还不够,“要混乱到像来参加喜宴”。这种暗自叫嚣的疯狂,让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展览介绍中对其作品已转向“温和、含蓄”的表达联系起来。那个戴高帽的小人即使已经闭口不言,但不安分的人永远不安分。
《鸟兽散》08'30" 8Editions+1AP 单屏动画 2010
《鸟兽散》08'30" 8Editions+1AP 单屏动画 2010
《摘桃记》04'00" 5Editions+1AP 单屏动画 2012
《摘桃记》04'00" 5Editions+1AP 单屏动画 2012
夏禹:叙事体
 
蜂巢B厅是夏禹个展“叙事体”,这是艺术家继2014年“新青年”个展之后在蜂巢举办的第二次个展,呈现了这位引人注目的青年艺术家近两年来的系列新作。
蜂巢B厅是夏禹个展“叙事体”
蜂巢B厅是夏禹个展“叙事体”
延续去年个展的创作,本次展览作品的“叙事”对象依然以家庭为主,所不同的是加入更多的场景,画面叙事更加完整。尤其两幅较大尺幅的作品,细腻地描绘了带有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装潢风格的室内场景,画面中呈现的遮蔽、刮擦、剥落的效果有意模仿了方格地板、花式壁纸、山水屏风的磨损,这似乎暗示了一种情感结构、社会和文化模式的消解。而在画面中隐约可见的“光”的存在,又为这种消解增添了一种摸捉不透的情感。
夏禹 《凉白开》 100×100cm 木板坦培拉 2014
夏禹 《凉白开》 100×100cm 木板坦培拉 2014
夏禹 《楼梯间》 80×120cm 木板坦培拉 2014
夏禹 《楼梯间》 80×120cm 木板坦培拉 2014
在夏季风看来,夏禹对坦培拉绘画技法的醇熟运用,使其画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质感,让作品表达更增加了一份文学性与诗意,在新作中,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场景的加入透露着一种对老房子,对消逝的过往的追思。
夏禹 《爸妈都是老党员》 120×200cm 木板坦培拉 2014
夏禹 《爸妈都是老党员》 120×200cm 木板坦培拉 2014
夏禹 《送别》 225×450cm 木板坦培拉 2015
夏禹 《送别》 225×450cm 木板坦培拉 2015
陈丽珠:空·间
 
在蜂巢C展厅推出的是陈丽珠的个展“空•间”,展出了艺术家自2012年持续创作至今的“空间”系列作品。
蜂巢C展厅推出的是陈丽珠的个展“空•间”
蜂巢C展厅推出的是陈丽珠的个展“空•间”
艺术家在结构明晰的“空间”构图上,完成了她对于色彩的诗性实验。在2007至2009年期间,陈丽珠集中地思考和研究了“颜色的秉性”,如颜色和颜色之间的冷暖如何“共存”、画面在不同干湿度情况下颜色的呈现情况如何等等……最终在对马列维奇 “黑方块”的试验中,黑方块被沿着对角线切掉了两个小方角之后,画面从静态变为动态、从二维变成了三维,从一个平面的黑方块变成了两个黑方块在空间中的叠错,从而衍生了目前的“空·间”系列。
陈丽珠 《致敬莫兰迪》30×30cm×8 布面油画 2015
陈丽珠 《致敬莫兰迪》30×30cm×8 布面油画 2015
陈丽珠 《听路No.1》33×24cm×2 布面油画 2011
陈丽珠 《听路No.1》33×24cm×2 布面油画 2011
虽然“空•间”系列的由来,是非常理智的实验结果,但东方人及女性特有的丰富情感,依然让作品冷静的抽象下,包裹着丰富的激情。陈丽珠将对中国传统园林中对空间处理方式的喜爱和对艺术家莫兰迪的敬意,在一层一层灰色旋律的覆盖和画面中章回感的表达中显露无余。而这种非常严格的把控也让画面呈现一种被包裹的、内敛的美,在艺术家陈丽珠看来,她也极其享受这种在激情和内敛两种极致之间的转换。
陈丽珠 《空间系列No.18》100×120cm×2 布面油画 2013-2015
陈丽珠 《空间系列No.18》100×120cm×2 布面油画 2013-2015
陈丽珠 《空间系列No.29》、《空间系列No.29》130×150cm 布面油画 2014-2015
陈丽珠 《空间系列No.29》、《空间系列No.29》130×150cm 布面油画 2014-2015
赵新宇:夹层

在D、E展厅展出的是首次与蜂巢合作的艺术家赵新宇作品,同时也是“蜂巢•生成”项目第十四回展。
D、E展厅是赵新宇个展“夹层”
D、E展厅是赵新宇个展“夹层”
在“夹层”展览中,赵新宇在其毕业创作“安静的车厢”中对“物的塑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始“再造景”,之后又将画面中的人为干预隐退,“物”被推至前面。
赵新宇 《几何》 40×40cm 布面油画 2015
赵新宇 《几何》 40×40cm 布面油画 2015
赵新宇 《悬浮物》系列 布面油画 2015
赵新宇 《悬浮物》系列 布面油画 2015
攫取生活景象不曾被人注意的细节片段放大;或将物体以一种荒诞的方式排放构造一种奇异的空间逻辑;或者更进一步的减化,将造景的范围缩小到对个别物体的操控中。最终,在赵新宇创造的场景中,画面甚至被删减为某一个或几个物的特写镜头。艺术家在画面中更加着力的是对物体本身形态、质感和色彩的表现。油彩被涂抹的非常厚,而在工具的挑拨和反复涂抹中造成的立体感,将画面中的“物”进一步纯化为“形”,进而让形、色和光这些基本元素摆脱了叙事、隐喻或者观念,成为了绘画绝对的主角。
赵新宇 《无序排列》 150×200cm 布面油画 2015
赵新宇 《无序排列》 150×200cm 布面油画 2015
赵新宇 《夹层》 150×210cm 布面油画 2015
赵新宇 《夹层》 150×210cm 布面油画 2015
载体的不同,带来了不同的感官体验,但能看到的都是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和潜力。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