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定义与旅行的海洋 单行道画廊“当代物体——关于材料、功能、观念的讨论”和“海”双展开幕

作者:程玲 2017年12月17日 资讯展览
1499年,当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哀悼基督(la Pietà )》时,世界之都对于这位伟大的尚处于青年状态并初来乍到的艺术家,报以怀疑轻蔑的态度。他们并不认为如此伟大的作品能够出自一位24岁的青年人,因此雕塑家在这件大理石作品上刻下了自己的姓名,宣告他是这件作品唯一的创造者。
在东方,可能比《哀悼基督》更早的年份,在山西平遥双林寺,并未留下姓名的手工艺者创造出东方伟大的泥塑作品,我们至今不知道包括《韦陀像》在内的泥塑出自何人之手。参照西方艺术史,艺术家签下自己的姓名的同时树立了以自我姓名为主体的艺术品牌,艺术家用自我名声对作品直接负责。而不留下签名的往往是蹩脚的行画艺术家或者是手工艺者。
在中国,绢本和纸本的画作通常会留有签名,并存有印章,同西方一样这些作品通常被看作是艺术作品。而在雕塑以及器物类的作品上,即使同样都面对教会以及官方的订单,但作者很少会留下姓名。因此我们通常将他们归类为手工艺者,但何为手工艺者?何为艺术家?两者之间的界限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困扰着所有人。
一层“当代物体——关于材料、功能、观念的讨论”展览现场
一层“当代物体——关于材料、功能、观念的讨论”展览现场
12月15日下午,在草场地艺术区单行道画廊“当代物体——关于材料、功能、观念的讨论”和“海”双展开幕。“当代物体——关于材料、功能、观念的讨论”项目发起人张淼,参展艺术家包括:冯且、黄蓝、李静、李琳琳、李庆阳、马焘、Ryan LaBar、时翀&钟敏、彭怡、史泂文、孙月、于海。展览“海”学术主持亚历山大·格林姆,策展人张淼。
单行道画廊展览“当代物体——关于材料、功能、观念的讨论”同样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项目发起人张淼认为:“此次展览由一半“当代”艺术家和一半“手工艺”艺术家的作品所组成,在这里 我们尝试去思考材料、功能、观念之间是否有批判性的联系以至于它们本身地密不可分。我们将这些当代物体同时放置在艺术空间中进行平等地的讨论,不论矛盾是被解决或是激化,都在呈现这个在中国看似沉默已久,但早已源源不断的争议,让艺术与手工艺在“当代物体”中遭遇,留给观者一个辨证的空间, 去感受其内在的冲突与融合。”
在展览中,艺术和手工艺的概念又一次得到了挑战,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针对作品时所需要重新审视的审美。
李庆阳 《生命体-静物》 45×55×60cm 桦木 电机等  2013
李庆阳 《生命体-静物》 45×55×60cm 桦木 电机等  2013
李庆阳 《一个单眼皮患者的14秒1》30×10×170cm 船板木 机械 2016
李庆阳 《一个单眼皮患者的14秒1》30×10×170cm 船板木 机械 2016
孙月《一层尘-截》 71x81cm 瓷土 2017
孙月《一层尘-截》 71x81cm 瓷土 2017
孙月《影化石实验室计划1》 尺寸可变 古提盒 陶瓷 2017
孙月《影化石实验室计划1》 尺寸可变 古提盒 陶瓷 2017
彭怡 作品
彭怡 作品
彭怡 “The Roles” 玻璃  2017
彭怡 “The Roles” 玻璃  2017
李静《五色石》150x80x80cm 吹制玻璃、不锈钢、平板玻璃  2017
李静《五色石》150x80x80cm 吹制玻璃、不锈钢、平板玻璃  2017
李琳琳 ”焚书系列” 70X90cm(单)装置 2014
李琳琳 ”焚书系列” 70X90cm(单)装置 2014
史泂文 《枯云》600X200cm 纸 墨 2016
史泂文 《枯云》600X200cm 纸 墨 2016
史泂文 《自弦-4》57X76cm 纸 水墨 2017
史泂文 《自弦-4》57X76cm 纸 水墨 2017
时翀&钟敏《废墟烛台No.1》 90x60x8cm(尺寸可变)黄铜,砖头  2017 
时翀&钟敏《废墟烛台No.1》 90x60x8cm(尺寸可变)黄铜,砖头  2017 
时翀&钟敏作品
时翀&钟敏作品
冯且《头部-菩萨》 50x50cm100cm 活性炭 2016  
冯且《头部-菩萨》 50x50cm100cm 活性炭 2016  
冯且作品
冯且作品
艺术家于海及其作品
艺术家于海及其作品
于海《不可进入系列5》直径50cm 羊毛画布 2017
于海《不可进入系列5》直径50cm 羊毛画布 2017
马焘《祝君健康》60x20cm  烟、宣纸、木  2017  
马焘《祝君健康》60x20cm  烟、宣纸、木  2017  
马焘《鸟的报仇》40x40cm  现成品标靶和鹅毛 2017  
马焘《鸟的报仇》40x40cm  现成品标靶和鹅毛 2017  
黄蓝作品
黄蓝作品
黄蓝《睡前故事 刺》120x100cm 综合材料 2015
黄蓝《睡前故事 刺》120x100cm 综合材料 2015
艺术家Ryan Labar作品
艺术家Ryan Labar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Ryan LaBar《疯狂的午夜》48x59x15cm 陶瓷 1300°C  壁挂
Ryan LaBar《疯狂的午夜》48x59x15cm 陶瓷 1300°C  壁挂
单行道画廊的二楼,是万夏的展览"海",万夏把各地区的海、人、自然、情景相互连接,构成了自我主观的海洋世界。展览的学术主持亚历山大·格林姆认为:“摄影师的眼睛是一个能让优秀艺术家从一开始就脱颖而出的因素,并让他们的全部作品都独具特色。对于万夏来说,能够获得如此高境界的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他排列作品的方式——不只是对同一拍摄对象的不同照片的排列,而且还在于他在每一幅作品上打的洞所组成的线。在2017年秋季北京展出的这一系列作品中,他在玩转地平线,或是用水平的洞加强它,或是用垂直的线背离它。该系列的时间跨度是2008年到今年,这些作品从一开始就在追求一定的美学标准,并随时间不断发展,令人陶醉。”
二层万夏摄影个展现场
二层万夏摄影个展现场
艺术家万夏现场讲解
艺术家万夏现场讲解
嘉宾现场观展
嘉宾现场观展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浮木》台湾 宜兰 1100 × 740mm  2014
《浮木》台湾 宜兰 1100 × 740mm  2014
《救生员和鸽子》 美国 康尼迪克州 1100 × 1180mm × 2  2017
《救生员和鸽子》 美国 康尼迪克州 1100 × 1180mm × 2  2017
 《海鲈》 北京 600 × 690mm  2012
 《海鲈》 北京 600 × 690mm  2012
《海》中国 三亚 760 × 960mm × 3 2017
《海》中国 三亚 760 × 960mm × 3 2017
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2月14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