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油画而今生命力何在?济宁市美术馆的新展或许能告诉你答案
2020年6月6日,“中华意蕴圣地之光——2020中国中青年写实油画邀请展”在山东省济宁市美术馆举办了展览开幕式,并于下午举办了学术专题研讨会。
作为“孔孟之都”“运河之乡”,山东省济宁市不仅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2019年,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普里兹克奖获得者西泽立卫设计、位于太白湖新区的济宁市美术馆落成。美术馆坐落在湖边,绿树环绕,屋顶呈荷花状,透明的玻璃走廊不仅确保了自然光线下美术馆的明亮,也打破了美术馆内部与周围环境的界限。建筑本身使用了80万块青砖作为装饰材料,营造出一种宁静、中性和飘逸的水墨感。















徐青峰1972年生于山东青州,曾任山东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国油画院副院长。此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3幅人物写生,均为西藏女性和儿童。徐青峰说:“想表达西藏人的精神,你必须在他的土地上,甚至就在他家里,因为那个时候他才是主人,他才能把自己完全展示给你。”


“70后”艺术家王晓勃的作品在二级市场上取得过亮眼成绩,早在2010年就突破了百万大关。在绘画题材上,王晓勃的作品是中离不开“人”的生存状态。“寻找光明”系列是艺术家在成为人父之后,看到孩子的成长体会生命的神奇,画作中的小男孩带着好奇的目光观察者周围的世界,也暗示着儿童的成长实则就是不断寻找光明的过程。

杨世斌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在母校任教。他的作品《心鸟》在第一展厅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画中的女孩眼神柔和而哀伤,不光滑的画作表面为画中人悲伤的情绪增加了质感,空空的鸟笼似乎在暗示着女孩不为人知的心事。

张新文笔下的人物场显露出一股不知来由的专注气质,全部的故事和场景被艺术家略去,画布上只呈现特定时间状态下的人物,作品看似平淡,实则每一张都有亮点,如《吉姆·奎恩教授》中画中人浑浊厚重的红框眼镜遮住了画中人的眼睛,为或作增添了一股神秘感。














展览开幕当日下午的研讨会围绕三个主题展开:写实绘画在中国美术现代性进程中的价值、油画的写实语言与中国艺术传统、写实油画在当下中国美术创作语境中的基本课题和实践的路径。关于写实油画面临的危机,中央美院教授殷双喜说:“写实绘画今天遇到的瓶颈和危机,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时间的投入与经济问题,是知识、结构、心态和对世界的态度问题.”而当代艺术评论家王端廷则认为:“画出好作品来是最重要的,手段没有高低,只有真正的表达了自我,而这个自我是大家所认可的,大众想说而没有说出的东西,这就是一件优秀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能否画出真实的自我,是写实画家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展览持续至2020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