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装不下一切,但购物公园可以

作者:刘霞 2017年12月18日 资讯展览
爱琴海购物公园
爱琴海购物公园
上海闵行区虹桥镇的爱琴海购物公园第一天开张,周遭的居民几乎倾巢而出,整整一天,我的手机4G信号不断地被挤掉,无法和外界联系,而我反反复复,从下沉广场上至8楼再到天台的有机蔬菜园,找到了策展人尤洋和車宣橋布置在商场里的每一件艺术作品,并在那个号称最先进的红星美凯龙luxe影院中看完了曾吴的作品之后赖在无比舒服的沙发椅上睡了一会,又在被叫做“虹桥之眼”的地标建筑下面抽了根烟。而临走的时候我居然还依依不舍,楼下一排咖啡馆还没来得及去坐会,楼上安藤忠雄设计的明珠美术馆的真面目还没有看到,但我想,很快我们就会再见面的。
“犹在镜中:‘镜像’上海爱琴海公共艺术项目”展览现场
“犹在镜中:‘镜像’上海爱琴海公共艺术项目”展览现场
“犹在镜中:‘镜像’上海爱琴海公共艺术项目”展览现场
“犹在镜中:‘镜像’上海爱琴海公共艺术项目”展览现场
“犹在镜中:‘镜像’上海爱琴海公共艺术项目”展览现场
“犹在镜中:‘镜像’上海爱琴海公共艺术项目”展览现场
所以就这样,因为“犹在镜中:‘镜像’上海爱琴海公共艺术项目”的缘故,作为一个网络深度依赖症患者,以及密集人群恐惧症患者,我居然在这个有着55万平米面积的购物公园中开心地呆了一天。这显然已经印证了展览策展人尤洋对商场这样一个综合空间在未来城市中将发挥重要功能的预测。在尤洋看来,大型购物公园是今天新式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购物公园具备巨型交换网络的功能,在其中,知识、文化、信息、美学、购买力等要素错综复杂,彼此相互渗透、相互重叠。而作为社会各个板块的集合点的社会空间,购物公园同时将成为都市物质积累的成果与摇篮、体现财富和消费能力的场所与象征,以及都市文化的主体和中心。而在这个层面上,购物公园也将具备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特征,成为社会的精神空间。
爱琴海购物公园
爱琴海购物公园
爱琴海购物公园
爱琴海购物公园
而从艺术自身的内部演变来看,尤洋认为经历了为宗教服务,为艺术家个人发声之后的艺术,也将迎来艺术为社会服务的第三阶段,如何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进入消费环节,或将是未来艺术家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从这个环节上,购物公园则能为其提供的综合且独特的认知角度和方式是传统艺术展示场所无法企及的。而这也正是这次展览“犹在镜中:‘镜像’上海爱琴海公共艺术项目”所具有的实验性。
尤洋 策展人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副馆长
尤洋 策展人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副馆长
車宣橋 联合策展人 青年藏家 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公共艺术项目负责人 红星地产董事
車宣橋 联合策展人 青年藏家 上海爱琴海购物公园公共艺术项目负责人 红星地产董事
由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和爱琴海购物公园联合呈现大型公共艺术项目“镜像”和购物公园于2017年12月16日同步开幕。展览邀请国内外20位艺术家,根据爱琴海购物公园的地缘环境和空间结构,专门创作了包括绘画、装置、影像、场地特定艺术等在内的25件公共艺术作品。在策展人看来,“镜像”既是一部作品,也是一种生产,一种城市社区精神,一种提问的方式。“镜像”对于观众和艺术家进行双向提问——它既期待观者从中得到欣喜与知性的感受,并积极参与完成公共艺术进一步的意义构建,也希望艺术工作者借以思考艺术何以在都市再生过程中让城市和社区充满活力与希望,使得爱琴海购物公园成为寻找和发展经验的场所,形成连接不同社区观众的纽带。通过艺术家的个体创造,艺术的真实性和生命力得以呈现;通过观看,艺术最终成为镜像,映射的是我们自身对于艺术以及时代的想象和期待;同时,更为广泛的公众能借此机会参与讨论艺术的社会价值,及其文化意义上的普遍性和共同性。
刘韡《迷局-ε》600 x 600 x 480cm 钢、镜子、铝合金 2014-2017
刘韡《迷局-ε》600 x 600 x 480cm 钢、镜子、铝合金 2014-2017
刘韡《迷局-ε》600 x 600 x 480cm 钢、镜子、铝合金 2014-2017
刘韡《迷局-ε》600 x 600 x 480cm 钢、镜子、铝合金 2014-2017

刘韡以镜面为主要创作材料的作品《迷局》系列作为一个巨大的装置首展于2015年。《迷局》系列作品与人类的观看方式直接相关,以一种迂回而诗意的方式关注外化了的个人命运在悠长历史中的呈现。本件受“镜像”委托创作的作品《迷局》大量使用镜面——这些镜面从古希腊建筑的审美形式中汲取灵感,与爱琴海的文化遗迹遥遥呼应,并被切割成洋溢着当代极简美学特质的造型。而从俯视的角度观看,《迷局》整体隐喻着某种星座的空间排列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此作品指向无数个人命运之间的相互映射,或是人们尝试与遥远的宇宙时空相联结所进行的努力。由于镜子自身的特性, 每一瞬间出现的图像都可以被看做是上一刻图像的延伸或者否定,时间在这里体现出对抗性的结构——当人类历史步入到发达工业社会阶段后,社会系统成为各种生产方式的象征,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峙,总为人们带来新的刺激。当平面的镜像在作品中相互交融互为映射时,这件作品是否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内部”?《迷局》积极鼓励人们以新的途径来思考“观看”的意义。
徐震 《天下》230 x 230 x 260 cm 铝、喷漆  2017 没顶公司出品 
徐震 《天下》230 x 230 x 260 cm 铝、喷漆  2017 没顶公司出品 
徐震-没顶公司出品的“天下”系列油画自2011年推出以来,已经成为徐震最具识别度、最受藏家和机构青睐的代表作品系列之一。 将油画颜料置于奶油裱花袋中,依循奶油蛋糕裱装程序制作——“天下”系列油画作品既保有了真实奶油的滑腻甜美之感,又因为视觉的密集、尺寸的夸张而呈现出虚假迷幻的景观。在充满权威感的作品名称下,“天下”折射出的是全球化享乐主义潮流下的狂欢。在让人五色目迷、口舌生津的密集奶油花之间,“天下”透露出一种材料与载体之间的微妙构成关系,层次和空间在此被巧妙地融入到绘画和行动的思考当中。2017年,徐震-没顶公司出品推出全新“天下”系列雕塑,将最受青睐的代表作品即平面的奶油画作品的细节转换为引人注目的雕塑作品——酷似蛋糕表面奶油花造型的大型雕塑,并利用材质与载体的再一次巧妙转换,构成了感官刺激与现实主义隐喻的多重内涵;夸张的造型、诱人的色彩呈现出全新迷人的视觉景观。
莱安德罗·埃利希《更衣室》尺寸可变  木质结构、金色边框、镜子、窗帘、双针灯泡、凳子、挂衣钩、深灰地毯 2008
莱安德罗·埃利希《更衣室》尺寸可变  木质结构、金色边框、镜子、窗帘、双针灯泡、凳子、挂衣钩、深灰地毯 2008
莱安德罗·埃利希《更衣室》
莱安德罗·埃利希《更衣室》
我们会在这个繁华世界中迷失吗?私密空间是源于一种孤芳自赏的需求,还是为我们提供逃避外界的庇护所?公共艺术大师莱安德罗·埃利希受“镜像”委托创作的作品《更衣室》模拟了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构造。但在跨过门槛之后,现实和表象之间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起来,观众会发现自己被投射到一个虚幻的空间中,感知的参数已经改变,现实世界也随之发生了转变,观众的行为反应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成为表演的共谋。我们不知道镜子在哪里,但镜子又似乎无处不在。如果想要进行准确的判断,这既要求观众运用身体的技巧,也要求他们运用大脑的技巧。
秦思源(英)《天旋地转》300 x 50 x 220 cm 不锈钢、电机马达、木质结构 2017
秦思源(英)《天旋地转》300 x 50 x 220 cm 不锈钢、电机马达、木质结构 2017
自改革开放以降,大型购物中心处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前沿地带。在这个舞台上,城市消费者们日夜奋战,马不停蹄地推动着中国由生产大国至消费大国的经济角色转变。因此,中国的消费者对于国家层面未来的构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时代下,每一个国家都位于一张由国际贸易、金融等要素相互联结而构成的网络中,这个网络中的每一个体都有着不同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天旋地转》这件作品中包含了世界前十大经济体的世界地图,这些地图的大小与每个国家的实际地理面积并不成正比,而是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面积与其经济增长实力成为正比。同时,每个国家地图的运转速度与本国经济增长率相关:顺时针运转意味着经济增长,逆时针运转则意味着经济萎缩。良好的经济运转预示着国家将步入充满希望和前景的未来,而经济颓势则暗示着潜在的风险——时间并非对每个国家而言都是一视同仁的助益者。作品所使用的镜像材质使观众能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也促使观众反思自己是如何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角力之中的;同时,每个国家地图作品背面的镜面材质使得作品中出现了多重映射,虚拟的物理空间在视觉上显得更深了,这也是对全球金融误导性本质的隐喻。
翟倞《梦之二》156 x 170 cm 布面油画 2016
翟倞《梦之二》156 x 170 cm 布面油画 2016
梦之于人的意识是另外一个世界——欲望、超脱和预言,在梦境中总是不时交替闪现。参与“镜像”单元的作品《梦之二》中,人物的姿态来自于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农人正在低身捡拾麦穗,笔触含蓄真实。“梦”借用《拾穗者》中朴素的姿态,使人物、白色的烟和黄色的太阳彼此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和安定之中。人物的倒影构成了自身镜像,人物的潜意识在梦境里的水面出现,呈现出一个模糊的倒影。而人物躯体旁是没有实体的白烟,在手接触水面的瞬间升华,像是一个梦中的梦,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人物的动作是停止的霎那间,就像雅克·拉康所说“中止的活动能产生更多的联想”,他似乎在试图抓住白烟,也可能正在进行其他动作,这样的未知感产生了极多的想象,而我们的想象构成了梦和镜像。
李景湖《彩虹》尺寸可变 废旧用品 2009-2017 Ed. 2/3
李景湖《彩虹》尺寸可变 废旧用品 2009-2017 Ed. 2/3
李景湖《彩虹》
李景湖《彩虹》
《彩虹》收集了爱琴海购物公园周边居民日常使用过的旧物品,通过颜色顺序的安排放置,呈现出一条人工彩虹。在常规的购物场景和日常生活中,商品一般被认为只有使用价值,但一经使用,这些物品便带有了人的痕迹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学和历史学意义。通过艺术家的改造和提练,艺术的意义与动机被注入到这些物品内部;与之对应的是,人的存在状态和心理动态正处于不断被物化的过程之中。每一位“镜像”的观众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今天的“劳动者”和“生产者”。《彩虹》喻示着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人们都总是充满着希望!永远不要忘记“生活高于一切”!
陆平原《每一位伟大的猫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的主人—起司》383 x 417 x 310 cm 木头、织物、金属 2017
陆平原《每一位伟大的猫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的主人—起司》383 x 417 x 310 cm 木头、织物、金属 2017
郑焕 《工业革命2》150 x 80 x 120 cm 高度强石膏、仿大理石效果 2017
郑焕 《工业革命2》150 x 80 x 120 cm 高度强石膏、仿大理石效果 2017
梁曼琪《空间绘画—扑克》 尺寸可变   布面油画、墙面丙烯、艺术级瓷砖 2017
梁曼琪《空间绘画—扑克》 尺寸可变   布面油画、墙面丙烯、艺术级瓷砖 2017
梁曼琪的作品以二维绘画为核心线索,借助装置、特定场域绘画,甚至是空间中的建筑结构等创作媒介,使艺术作品与展览空间相互连接、相互介入并形成互补。艺术家使用鲜活的视觉语言,打破了物理空间与物体之间的界限,使线条、色彩和形式由画布延伸进入真实的空间之中。梁曼琪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情感回应,平衡着画布上这些看似充满逻辑性的视觉符号。她借由几何形状和颜色探索着自身与周围的环境,并由此深入观众心理的不确定性、矛盾和冲突,并将理解它们视作艺术家需要承担的新使命。在“镜像”中,梁曼琪的全新创作《空间绘画——扑克》改造了爱琴海购物公园的休息区空间,为步入的观众呈现了一种“悬置”(epoche)状态,并引导观众思考:我们是否能够在其中寻找到一个超越自我的视角来观看周遭的空间?
刘任《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50 x 200 cm 丙烯、拼贴、综合材料  2017
刘任《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50 x 200 cm 丙烯、拼贴、综合材料  2017
刘任《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刘任《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切都是快速流动的,资本的更迭不能放缓步伐,否则就会形成积累,产生可预知的危险。艺术家和“镜像”的观众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快递盒子。这些纸盒在一次次的被使用、被回收、再次被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消耗着自身,同时又提供着转化的新的商品价值。那些表面丰富的广告符号与信息就像人们在流动过程中留下的残影与痕迹,刘任对这些材料与信息进行了重新处理与组织,使这种转化的状态停留在一个代表着“时代”的封面上。商品价值的消耗与转化在这里再一次被利用,艺术家从广告营销的“美学”中提炼出一种真正的美学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商业价值不断被更迭创造着,美学的演变过程也被展现出来;那么,在过程中渐渐失去的又是什么?
杨凯《爱琴海之环:霍夫曼No. 1》180 x 20 x 180 cm 玻璃钢、大理石  2017
杨凯《爱琴海之环:霍夫曼No. 1》180 x 20 x 180 cm 玻璃钢、大理石  2017
杨凯《爱琴海之环:霍夫曼No. 1》
杨凯《爱琴海之环:霍夫曼No. 1》
杨凯为“镜像”打造的作品《爱琴海之环:霍夫曼No.1》中有着对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创造的哲学术语“超真实”(Hyperreality)的映射。波德里亚认为现代人为了寻求刺激而不断生产着空虚的情境,而当这种“虚拟”物被无限量地创造出时,人们将无法用意识来推断出“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在“拟像”抑或“镜像”的社会中,模型和符号构造着经验,并消灭了模型与真实之间的差别,人们以前对真实的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均已消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处于21世纪的我们或许更能够体会到“超真实”带来的困惑。1938年霍夫曼合成出的D-麦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使人对周围物质世界的感知发生了变化:物质世界在进入大脑后转化成一系列活动的图像,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了的物体突然变得生动起来。桥梁或来自爱琴海的廊柱都似乎有了生命,并超出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理解的范围,使得人们热衷于这种体验。药物体验带来的“超真实”在大部分国家已经被禁止,但都市生活中的“超真实”依然在发展着。艺术家在《爱琴海之环:霍夫曼 No.1》中将这些处于多次元的抽象思维转化为真实存在,以具体的视觉效果进一步打破了“真实”和“抽象”之间的界限。
李燎《以彼之道》 尺寸可变   视频、LED显示屏、三维旋转混匀器、手机 2017
李燎《以彼之道》 尺寸可变   视频、LED显示屏、三维旋转混匀器、手机 2017
李燎《以彼之道》
李燎《以彼之道》
艺术家李燎的妻子在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的老板出于一种对于“健康生活与工作”理念的笃信,将这一信条化入公司文化建设之中,并制定了一条内部规定:员工工作之余每天要行走一万步,用微信运动功能呈现证明;如果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则要扣减奖金。李燎的妻子在繁忙工作之余很难完成这一任务,于是李燎就帮助她作弊,用摇晃手机的方式产生虚假的“计步”数量。在这一事件中,一种“观念”(健康生活)催生了某种行为规则(每人每天走一万步),而因为各种原因,预期的目标行为(步行)被异化成了另一种与目标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与愿违的行为(摇手机)。最终,“摇手机”这一异化行为本身产生了某种意味,并凝固为“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出于对这一形式的关注,李燎通过妻子开启了一项潜伏式的项目:他让公司展示服装走秀的模特们每人手持一个水晶石,在走秀过程中不停晃动,以此对应和延续晃手机完成步行任务。在“镜像”中,艺术家邀请每一位观众参与到这个旨在“健康生活”的游戏的共建过程中来。
侯勇《光觉-12》 250 x 220 cm 布面丙烯  2015
侯勇《光觉-12》 250 x 220 cm 布面丙烯  2015
《光觉》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对生活中那些动态的、充满不和谐因素、但又真实存在的现实的捕捉和思考;在这种鲜活的对峙中,充满了丰富的可塑性。侯勇将现实场景中原本的空间关系打破,在画布上重新建立秩序,在平面中搭建起一个失重、无方向的立体结构。
这一系列的图像源于具有爱琴海特色的建筑和物体的表面轮廓, 强调“光”和“色”对最日常的形式规则的改造。艺术家利用“光”和“色”割裂、穿透空间结构,在一幅画面中同时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再现那些矛盾和不安,在画布上建立起光与空间的居所。这是一个柔软和坚固并存,现实与理想并存的新居所,在这里,艺术家以矛盾的视觉线索和连续的失调来探索更为丰富的感官逻辑。
徐渠《迷宫》250 x 375 cm 布面丙烯 2016
徐渠《迷宫》250 x 375 cm 布面丙烯 2016
《迷宫》系列作为艺术家徐渠长期艺术实践的线索之一,呈现了由复杂的通道所组成的系列画面。从中世纪到现在的网络时代和数码自动化时代,人们身处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无法逃脱,“迷宫”或“迷局” 也无处不在,并且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映射。对于有兴致和勇气迎接挑战的观众,《迷宫》似乎以心理暗示的方式鼓励着观众在身体和视觉上双重进入其中,一同去探寻我们的未来。即便我们所期望的入口和出口并不存在于作品之中,作品本身的存在感也会激发我们对此刻情景的思考。无效的经验既真实亦深刻,仿佛隐喻着这个时代中,忙碌人群的不断折返和遇困。然而,我们依然总是心怀期待,如同怀特海所言:“让生存变成美好生活,让美好生活变成更好的生活。”
石青《一个商场的诞生》20’00” 3屏影像 2017
石青《一个商场的诞生》20’00” 3屏影像 2017
石青《一个商场的诞生》
石青《一个商场的诞生》
“镜像”委托艺术家石青创作的文献电影《一个商场的诞生》是对商场这种大型的新式城市共同体所进行的解读和艺术实践。从本雅明的“拱廊计划”,到之后鲍德里亚的“拟像消费”及居伊德波所描述的“大量商品所堆积”的“景观社会”,关于商场的文化阐释贯穿于现代与当代的哲学思索之中。这一作品从商场这个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生产—消费关系出发,触及劳动与价值生产、资本空间重组、消费对日常生活的塑造等议题。人们步入商场,在其中学习、赏鉴、购买和分享,在不经意间成为临时的共同体——这种通感是商场文化肌理和人文面貌的重要构成部分。艺术家在商场中建造一个“橱窗”形式的放映现场,将构成主义风格的影像装置放置其中,邀请观众静心欣赏此“橱窗剧场”的放映,也提示着作为参与者的每一个人,都在构建着爱琴海购物公园的明天——这是一部进行中的历史,一场现实的剧目。
周啸虎 《沙之书》200 x 200 x 450 cm 光导纤维、LED灯、钢架、铝板 2017
周啸虎 《沙之书》200 x 200 x 450 cm 光导纤维、LED灯、钢架、铝板 2017
美术馆装不下一切,但购物公园可以
《沙之书》——题目源自博尔赫斯同名短篇小说——采用无数像素光点的汇集来呈现出一部不确定的《辞海》:字形没有固定态,语词藏匿在辞海中。作品提示了观众的身体视点与作品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关系,对词语含义的判断取决于观者的角度和立场,由此也考察着人自身认知和时空的局限性。意义或诗意都随着观众的逼近、修正、定位和离开而随之生发和离散,身体位置与作品的相关性决定着作品的价值,意义因观众而存在。在其中拍照的观众,身体带动了文字的漂移,无论是刻意寻求还是偶然邂逅,文字的意义都会因每一位观者的离开而耗散,而每一次久别重逢都会是价值的重生——在此立场下,观众即是意义的生产者。
李景湖《白云》 尺寸可变 日光灯管、灯架 2009-2017 
李景湖《白云》 尺寸可变 日光灯管、灯架 2009-2017 
陈文波《文明高度》尺寸可变  木板油画、综合材料  2017
陈文波《文明高度》尺寸可变  木板油画、综合材料  2017
都市的消费景观一直是陈文波长期进行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对象。在后工业的引力场下,在物质的光晕中,所有事物都在散发着美好与麻醉、绚丽与无奈的混合气息。这既让人沉浸,也在某些时刻令人产生想要摆脱的念头。在受“镜像”委托创造的作品《文明高度》中,艺术家在造型中融合了古埃及金字塔与中国传统盆景的元素,又通过所在空间的名称遥指地中海另一个古老文明。这些并置的文化图像在矛盾中融合,在不和谐中获得新的指向与意义。
陈文波《文明高度》
陈文波《文明高度》

这个文明的纪念碑提示我们进行思考:上升和下降都是平稳而安全的吗?在我们的物理和心理空间里,除了学习和购物是否还有其他的常态?当代都市生活诱导着我们追求心跳,我们能在这样的电梯上到达我们的极限吗?最高有多高?最低在海拔以下三千米吗?总之,我们感谢这个上下通道,载我们去欲望的顶点,去和梦与时代亲吻,安静地、平稳地、永恒地。
徐震 《徐震专卖店》 尺寸可变 2017 没顶公司出品 
徐震 《徐震专卖店》 尺寸可变 2017 没顶公司出品 
徐震 《徐震专卖店》
徐震 《徐震专卖店》
石青《飞逝如电》尺寸可变  永久自行车、不锈钢零件、LED灯管 2017
石青《飞逝如电》尺寸可变  永久自行车、不锈钢零件、LED灯管 2017
装置作品《飞逝如电》试图讲述城市空间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在上海这座中国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城市,自行车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个人交通工具,几乎成为这个城市的“图腾”,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进入到我们的记忆之中。电作为维持城市运转的能量和新的“神灵”,也是这个城市现代性与速度的象征。艺术装置中的LED光束和似乎永不停止转动的车轮,唤起人们的公共记忆,引导人们探索城市的生存机制,最终激活人们的心理现场,在追忆逝去时光的同时,也在迎接新的生活。
徐震 《永生——被丘比特之吻唤醒的普赛克(天使之吻),欧特律阿戴斯》475 x 210 x 410 cm 矿物基复合材料、矿物颜料、不锈钢、大理石 2017 没顶公司出品
徐震 《永生——被丘比特之吻唤醒的普赛克(天使之吻),欧特律阿戴斯》475 x 210 x 410 cm 矿物基复合材料、矿物颜料、不锈钢、大理石 2017 没顶公司出品
位于8楼的明珠美术馆
位于8楼的明珠美术馆
而作为红星美凯龙同新华集团合作的爱琴海购物公园,也是红星美凯龙在过去几年落成的第六个综合商业与艺术为一体的商业空间,并且也是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座。并且在位于8楼的明珠美术馆,由著名设计师安藤忠雄设计,将于12月30日开幕,展出安藤忠雄作品。而这无疑也为热闹的沪上民营美术馆的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在艺术越来越进入日常,美术馆越来越同大众紧密联系的同时,商业场所也为艺术敞开了怀抱,并且其自身更加开放的属性也让其更为乐见。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