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M画廊带来查尔斯·桑迪森中国首展,如同一个浪漫的程序员
看到展览之前,我就对查尔斯·桑迪森(Charles Sandison)充满好奇:一个用编程创作、作品曾在巴黎、威尼斯、纽约等城市进行大型外墙投影的艺术家,此次将在HdM画廊并不宽敞的空间里,呈现一个怎样的场景?
3月27日,HdM画廊带来苏格兰艺术家查尔斯·桑迪森在中国的首次展览“阿卡迪亚”。现场由6件多屏投影和大型视频作品组成,营造了一个人工智能的数字生命宇宙:文字、数字、符号和图像在墙面自由地漫游,有时短暂地融合成人物形象,有时又突然离散成风暴,更多的时候它们在完成词组自我间的变身与转换。

《起源》及《阅读者2》 。其中《起源》文本来自于《圣经》及《物种起源》,完整看完这部作品需要30年

《阅读者2》 双屏70寸高清屏幕、电脑、C++代码 2020

《虚无》 70寸高清屏幕、电脑、C++代码 无限循环 2021
查尔斯·桑迪森生于1969年,家庭条件优渥,他童年最忠实的伙伴是一台计算机,这也早早为他日后的创作手法埋下了伏笔。他的灵感大多来自于生活和大自然,将词组和数字纳入计算机编程,经由软件程序生成了一件件极富视觉效果的作品。
查尔斯·桑迪森对文本的运用也与自身经历相关:小时候他视力不好,但直到七岁才被发现。由于学会阅读和写作都要比别的孩子晚很多,认字对他来说是一 件很痛苦的事情。因此他将语言和单词拟人化,并讨厌某些具体的单词。

《男人&女人》 双屏70寸高清屏幕、电脑、C++代码 无限循环 2020

《男人&女人》作品细节

《善与怒,是与否》,由good&evil、yes&no组成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黑暗的HdM画廊展厅,现场只有屏幕和墙面投影的光源,一个个单词在墙上滚动、舞蹈,生成一个个具象的形象而后又散去,犹如烟花升空绽放而后归于平静……查尔斯·桑迪森使用包括《圣经》《物种起源》等在内的文本,或是以意思相左的词语,以复杂电脑程序,赋予这些词语生命力,让普通的单词也能变得浪漫。这些绚烂的场景是查尔斯·桑迪森创造的乌托邦,是他对自然或人类系统的科学建模。

《阿卡迪亚》 多屏数据投影装置、电脑4台、C++代码 尺寸可变 2021
展览将持续至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