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画廊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同时推出三大展览
北京画廊周期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一次性推出三大个展:以肖像人物为核心的“段式油画”、蒲英玮对社会和历史议题的正面处理、以及钱泓霖光怪陆离的“数位遗骸”,传统与新潮并存、宁静与喧嚣比邻,令人产生时空错位的恍惚感。






段建伟:浮生
“浮生”是艺术家段建伟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第三次个展,此次展览不仅囊括了段建伟于2019年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的个展“中原”之中的一系列重要作品,还首次展出了艺术家2020年的最新创作,同时,也将展出部分他日常积累的人物写生稿,共同构建了一个以肖像人物为核心的“段式风格”艺术世界。



蒲英玮 :时间,历史,我们
作为展览“时间,历史,我们(为何而战?)”是蒲英玮近期思考与创作的一次全面呈现。除了正面回应人类的现实处境,展览同时呈现了艺术家对于社会政治、身份历史议题的综合处理,其中将展出艺术家根据贸易战争、全球化、种族矛盾等重要命题所展开的五幅展览同名主题性创作《时间,历史,我们(为何而战?)》,绘画沿用了艺术家所发明的结合了英文、俄文、中文以及符号系统的“革命现实主义字体”,混杂宏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并沿袭了深刻影响着当下中国审美取向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历史脉络,大尺幅的绘画和壁画感的墙纸增强了作品的崇高感。




另外在红色录像厅中,艺术家将其视为一个存放着记忆与泪水,鲜血与火焰的情感与时间之屋。此展厅将展示艺术家以个人形象为媒介而创作的多段录像,其中包括有关独生子女与性别鉴定议题的《访谈录》(2015)与回应着不远的当下的作品《学粤语歌》(2020)。


钱泓霖 :数位遗骸
1988年出生的钱泓霖是位新生代的新媒体艺术家,自研究生毕业后便开始了以3D建模技术为基础的创作计划,此次展览“数位遗骸”涉及光栅、装置、3D打印、影像雕塑等多种媒介,呈现了一个在数位科技衰退的时空中,人类科技的发明物——机械被抛弃的现场。
作品分布在两个展厅中,D厅呈现了新世界的源起,残存的躯壳、流动的数据是人类存在过的证明,那是如化石一般的存在。E厅呈现了钱泓霖制作的一段影像和零星的光栅图像,使得观看介于真实与虚幻的闪烁之中。



虽然人类目前正处于对于科技研发的热衷以及对其逐渐熟练的掌握之中,但钱泓霖却直接将观众拉到了“后机器时代”——一个科技没落的时代,遍地遗骸,作品无不散发出一种阴森冰冷的末日之感。在这里,大数据的大规模实现使得机械使用自治系统,人类的伦理思维早已被遗忘,和它一起被遗忘的甚至是人类的存在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