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添一座美术馆!豪华开馆展背后,揭示了重美术馆怎样的性格?
一座城市究竟需要多少座美术馆?并没有标准答案。一座美术馆要具备哪些特质,才能称得上“成功”,也有着多种方向上的可能。在北京这座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成熟的城市,已拥有多家定位、性格、影响力各不相同的美术馆,有的定位“国际化”“高大上”,有的适合“网红打卡”。那么,还需要更多美术馆吗?4月22日开幕的重美术馆,就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重美术馆
石景山区的第一家美术馆,重美术馆一出场就吸引了无数目光。这是由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创办的美术馆,坐落于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为这座工业老园区的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重美术馆开馆展“时间的海”由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80后”策展人魏祥奇策划,展出了37位(组)艺术家创作的50件作品,涵盖水墨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空间和互动艺术多种形式,分为即兴、传统、荒原、抽象、感觉、拟象6个篇章,力图呈现当代知识和思想观念下,时间的多重性形态。

策展人魏祥奇(左三)开幕式后给嘉宾做线上线下导览
实际上,国内有许多美术馆开馆展都选择了全明星阵容的群展,这种既包容又安全的路线,如何才能避免成为一个没有立场与态度的“豪华拼盘”?谈到首展艺术家的选择标准,策展人魏祥奇说到:
“民营美术馆的创立,很多都与出资方自身的收藏有关,依托于自己的藏品进行展示,尤其是藏品中包含国内外重要艺术家作品的开馆展,阵容都会比较豪华。重美术馆的出资方是民营企业华诚博远,但是他们并没有要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展示,而是完全尊重策展人提出具体的展览方案进行实施。
我看到这座由始建于1958年的重工业厂房改造而来的美术馆时,就想到时间的概念,这与很多新建设的美术馆建筑差别比较大,重美术馆身上有一种可能连接时间的线索。
我还是想呈现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成果,在时间概念的主题下,选择合适艺术家的合适的作品。我们也是想要很多适合展览的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就像日本艺术家宫岛达男,事实上要实现完美的展示并不容易,造价也是比较高的。综合考虑之后,还是没有继续这个思路,而是实事求是,就展示好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即可。
索性,这个展览就是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成就,而不是更多展示来自国外艺术家的作品。毕竟很多民营美术馆在开馆展上,还是非常注重自身的‘国际化’的形象建构的。重美术馆欧阳星馆长很认可要把重美术馆开馆展的舞台更多留给中国艺术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展览整体的品质。”




重美术馆开馆展“时间的海”开幕现场

重美术馆馆长欧阳星
重美术馆馆长欧阳星同时也是一名艺术家,当问及美术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他更多从艺术本身来思考问题。在欧阳星看来,国内有的美术馆太过于学术而导致门槛高、不易吸引更多观众;但也有的美术馆太过“网红”,一味迎合票房而失去了本身的学术性……这些对今后重美术馆的发展都是警醒。
那么,就跟随策展人的思路,一起走进以下的展览现场吧。
即兴篇章展出了刘索拉/于捷、隋建国、王光乐的作品。即兴是直觉,是瞬间的感受和表现。即兴是灵光乍现,是艺术家内在涌动的生命力的迸发。

隋建国作品《云中花园·34个瞬间》

王光乐《红磷261》
传统篇章展出了陈琦、康海涛、王舒野、向阳、杨泳梁、叶剑青、周吉荣、朱建忠的作品。传统,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追溯与再造。

传统篇章展厅
荒原篇章展出了朝戈、刘商英、刘洋、刘展、尚扬、苏新平、尹朝阳、朱金石的作品。荒原是人类逃离被异化的归宿,荒原是虚空,是遗忘,是无名,是静止的时间。

荒原篇章展厅
抽象篇章展出陈若冰、陈文骥、冈本信治郎、沈忱、田卫、王永学、小清水渐、张羽、志村姐弟的作品。抽象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主题,其核心是对人内在精神世界的重塑。

抽象篇章展厅
感觉篇章,展出的是展望的空间艺术作品。感觉,是感受、感知,觉悟、觉醒。感觉,是时间的叠积形态,是时间记忆与时间知觉的并置。

感觉篇章
展望 《觉着-半成品的生活》
拟象篇章,展出蔡磊、恩里科·巴赫、侯子超、冷广敏、欧阳苏龙、童昆鸟、王志渊、于林汉的作品。拟象,拟自然世界之象,拟虚拟世界之象。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镜像,是对现实时间的扩展,也是一种反叛。

拟象篇章展厅

向阳《幻化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