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博闻个展“物种园中的人” 用过程替代结果


新氧艺O2art 司博闻个展“物种园中的人”展览现场
因为疫情,新氧艺O2art空间在推迟了两个月后终于迎来2020年的第二档展览——出生于1989年的艺术家司博闻的个展“物种园中的人”。

《马术比赛》200x160cm 布面油画 2019
司博闻毕业于强调传统写实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工作室,2010年前往法国勒芒学院交换了一年。这段不算长的外出学习经历,更坚定了他对绘画的运用,但同时他也开始尝试装置影像等媒介。


《人民广场》 180x150cmx2 布面油画 2020

《握手》200x150cm 布面油画 2019
此次展出的九幅作品是他近两年的尝试。乍看之下,这些大尺幅作品都似未完成的人体写生,抹去了头部,周遭的场景也被虚化或删减。体态在似动与非动之间,形成重影或动作的进行时,在二维的空间完成多维度的观察。展览名“物种园中的人”源自哲学家福柯著作《古典时代疯狂史》中的一个章节《物种园中的疯人》。司博闻去掉了“疯”字,也在他的画面中褪去了人物的身份。


《平衡车上的人》140x130cm 布面油画 2020

《冲突》140x130cm x2 布面油画 2020
事实上,这些图像的背后几乎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源。比如《马术比赛》,就让人联想到大卫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握手》则是某个政治谈判的场景等。司博闻在画面中将身体和场景陌生化,将这些“日常”瞬间在绘画空间中截取、重塑。这种对身份的刻意去除反而意味着艺术家对身份本身的关注。

《自然博物馆一》180x150cm 布面油画 2020
司博闻用绘画的过程替代结果,以片段和局部破坏画面的完整感与语言的连续性,用图像的模糊祛除历史的纵深感与现实的指涉性。显然,如何面对绘画史的经验以及如何处理日常经验是今天的艺术家首要面对的问题。同时,视觉的驳杂无序如何转换成语言的独特性,也远不是传统媒介的技巧所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