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尤松在Tong Gallery+Projects重建“塔特林塔”

作者:万林莉 2022年2月28日 资讯展览
“塔特林塔”,一座400多米高的纪念塔将矗立在莫斯科广场。若它能建成,这个建筑将成为列宁格勒的共产主义国际总部大楼、世界革命首都彼得格勒新天际线的中心、一座真正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灯塔。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可在当代艺术家李尤松的画笔下,这座“塔特林塔”即第三国际(共产国际)纪念塔,却幻化成一只鸟在舷窗前所站立的塔形镂空底座。这就是李尤松时隔三年的个展新作《舷窗1号》的画面内容。2月26日,他的个展“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在Tong Gallery+Projects开幕,从2020年、2021年的再造西洋楼系列作品到今年舷窗1号、2号新作,此次展览较为清晰地呈现了李尤松近年来的创作脉络与绘画风格。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再造西洋楼之3》纸上水彩 36 × 36 cm  2020
李尤松《再造西洋楼之3》纸上水彩 36 × 36 cm  2020
李尤松1968年生于沈阳, 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为北京印刷学院教师。与生俱来的满族血统让他对清代——特别是乾隆康熙年间的建筑与空间情有独钟。所以在《再造西洋楼》中他以传教士的身份为乾隆重新设计了西洋楼二期,并在地下搭建起架空的奇妙空间,建造出蒸汽驱动的机械王国。这种对某一异域文明的幻想,来自于他对生长年代强烈的怀旧情感,对东西方彼此映照中多元文化想象的沉迷。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再造西洋楼之6》纸上水彩 36 × 36 cm 2020
李尤松《再造西洋楼之6》纸上水彩 36 × 36 cm 2020
展览名的“吃米与盐”引自科幻小说《米与盐的年代》,文中创造了一个在14世纪的欧洲被瘟疫毁灭后,以东方为中心的近代世界。无疑李尤松通过对历史的再造,重构,乃至破坏性地再现,撕开了一道时空的缝隙,在这里李尤松可以自由地建造他的“国”。“圆明园”“西洋楼”“丝之国”这些建筑,都是他从现实世界搬到异空间的。所以那些只存于历史里留着长辫子、戴着帽子的清朝人出现在画面中就不奇怪了。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吃米与盐的塔特林塔”展览现场
李尤松《再造西洋楼之6》纸上水彩 36 × 36 cm 2020
李尤松《再造西洋楼之6》纸上水彩 36 × 36 cm 2020
李尤松《再造西洋楼之1》 纸上水彩  36 × 36 cm 2020
李尤松《再造西洋楼之1》 纸上水彩  36 × 36 cm 2020
但这个异空间是不稳定的,那只带有中国工笔色彩的小鸟,仿佛外星闯入的异类。而它站立的舷窗外,几颗陨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正划过天际。特别是在Tong Gallery +Projects画廊的策展下,白色的几何形空间里冷暖两色的光源,更易让人联想到宇宙太空里的飞行器。三年过去,李尤松以往作品里的杂技和工业渐渐退去,代表探索的宇宙太空和一只浑身漆黑的鸟在他的舞台化视角下徐徐登场,在李尤松构建的“爱丽丝梦游仙境”里,他更愿意将称自己为一名巫师,一个在自己的星球部落中讲述故事的人。
李尤松《舷窗1号》布⾯坦培拉 30 × 30 cm 2022
李尤松《舷窗1号》布⾯坦培拉 30 × 30 cm 2022
李尤松《舷窗2号》布⾯坦培拉 30 × 30 cm 2022
李尤松《舷窗2号》布⾯坦培拉 30 × 30 cm 2022
此外,李尤松作品的四周没有张贴相应的名称、大小、材质等标签。它们就如同画廊标注的“以上注文的内容均无法定义本次展览的主题”一样,正等着“被解释”。
李尤松 《再造西洋楼之14》纸上水彩 36 × 36 cm 2020
李尤松 《再造西洋楼之14》纸上水彩 36 × 36 cm 2020
李尤松《丝之国草图》纸上素描 140 x 55 cm 2022
李尤松《丝之国草图》纸上素描 140 x 55 cm 2022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4月3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