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斯茨 我希望人们停下来观看我的艺术

作者:编译 廖冬云 来源: hiart.cn 2012年6月25日 资讯
资料来源:www.guardian.co.uk

莎拉·斯茨注定会很忙,被宣布将代表美国参加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时,斯茨的个展“无限长线”正在纽约亚洲艺术协会博物馆展出。近日,斯茨又将个展带至了伦敦米罗(Victoria Miro)画廊,依旧是装置作品展。
今年42岁的斯茨因其复杂而富有戏剧感的雕塑作品而出名。目前米罗画廊里的展出雕塑作品占据了一个整体的空间,看起来似乎有一种被催眠的状态,这件将光和水相呼应的作品极富有戏剧感,且作品的创作材料均来自日常生活物件。
“在过去我从来没有做一个环状物,”斯茨说道,“这是多寻常的一种形状,且令我感到惊奇。当你做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其中的意义,然后想要进一步地去探究。”
细看斯茨这件作品,很容易令人想起学生时代的储物柜,装满了桌灯、电扇、回纹灯、四脚梯、书、椅子、叠好的衣物和睡袋。斯茨表示自己很乐意展出自己旅行的经历,将那些零碎的东西拼接在钟摆上,微微颤动时会投射出一圈光环。
“我喜欢作品中的紧张感,就是你不能确定这座钟摆是否会触碰到什么,而且因为是在画廊,所以基本上是可行的。”
莎拉·斯茨出生于波士顿,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目前在纽约设有工作室。在艺术创作中,她总是会去思考观者如何看待她艺术的方式,并期望这次在伦敦展出时,观众能够靠近她所谓的“后台区域”,去捕捉到一些他们并非有意去感觉的东西。
斯茨的丈夫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是一位科学家、剧作家,目前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女儿。斯茨主要专研绘画和建筑,不过她拒绝大多数的建筑实践中的假设性本质,但她又很喜欢创作中协作中的一面,目前她主要和工作室的经理以及她的学生们共同工作。
斯茨表示,和其他的艺术家不一样,她渴望和人谈起她创作背后的意图和想法。“我意识到人们可能不接受我的艺术,但是我很希望他们能够停下来然后看一下。没别的原因,因为那是我做的。”她接着介绍:“这次展览的作品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揣度,因为现在的我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时间对我来说变得更有意义,而且富有重量。”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