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艺术实验室”开启 “艺术云图”携手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呈现4D艺术展
未来的艺术体验可以是怎样的?
1月23日,“未来艺术实验室”全球发布会登陆中华世纪坛,同时“艺术世纪”APP首发,可在苹果商店等下载。“艺术云图”携手中华世纪坛耗时半年之久联袂推出的“漂流的文明”4D艺术展在这30年来北京最冷的一天亮相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观众只需步入展厅,这不只是移步换景的观展体验,而是对全球几大经典博物馆明星藏品的零距离接触。该项目是未来艺术实验室的重要项目。
何为未来艺术实验室?中华世纪坛执行馆长冀鹏程表示,“未来艺术实验室”是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联合文化艺术及各领域尖端产学研机构共同推出的未来艺术孵化平台,是以探索未来艺术的表现形式,创造未来美学为使命的开放型实验室。 实验室一期建设以铺设数据+技术的基层架构为重心,以“艺术世纪”APP与世界艺术云图系列展为示范项目,联合“艺术云图”及各领域的尖端实验室形成实验室集群。未来艺术实验室作为大数据平台,内容包括美术馆数据、合作机构数据、用户数据及全网数据;艺术世纪APP作为专业的艺术数据库将24小时传递全球艺术资讯、全球顶级博物馆馆藏盛宴、365天世界艺术中心数据;“漂流的文明”是世界艺术云图,开启一次全球六大顶尖博物馆跨时空之旅,更是4D多媒体艺术的完美首秀。在二期将开展“六芒星拓展计划”,内容包括IP合作拓展、艺术创新项目孵化、科技创新项目助推、媒体联盟合作推广、金融资本合作拓展、商用伙伴合作拓展六个方面,在艺术、人文、科技、金融、商务等领域形成整合共赢的平台。同期还将从社会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全新的艺术展示、推介、交流、体验、传播的平台。
“漂流的文明”作品囊括中华世纪坛15年来的展览精品,更有卢浮宫、普拉多博物馆、冬宫、乌菲齐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六大博物馆的镇馆之作。展览采取声光投影于多媒体交互方式等呈现。展厅视听感受异常玄幻,作品以时间的流淌为主线进入观众视野。动态的艺术作品、声影结合、体验式交互、360 °实物模拟、创意展示空间等构成全新看点。
展览将持续到4月10日。据悉,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未来艺术实验室”在2016年也将呈现多档大型多媒体特展,如“印象莫奈——时光印记大展”、“图坦卡蒙——古埃及文明巡展等。

中华世纪坛执行馆长冀鹏程以七个故事开启演讲,有关未来艺术趋势

比如这个故事,法国街头艺术家JR的创作,它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艺术可以改变世界。

这个故事大家可能更为熟悉,在央美附近的花家地某小区对防空地下室的改造项目,不只是让人活得更加自在有尊严,社区租户分为两部分,白领与一般公众,租金不同,公众为白领提供清洁等服务,打造和谐社区。

再比如这个故事,老人院和托儿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在西雅图这间机构竟得到完美解决。这真的也是在改变世界

同样,“未来艺术实验室”也希望能以艺术的方式为世界的改变带来点什么

“艺术云图”技术合伙人周东滨的演讲从他的女儿开始,诠释“艺术,是生活的方式。”

“艺术云图”技术合伙人周东滨介绍项目架构

你真的了解这幅名画吗?《蒙娜丽莎》的笑容背后有更多内容可以探索

它将帮助普通公众更容易地走近艺术

“未来艺术实验室”的“六芒星”模型
以下为以上提及的世界重要艺术博物馆的明星作品。

清晰的时间轴走近英国美术历史

珍贵的文化遗产,大英博物馆藏品《敦煌残卷》

《敦煌残卷》

大英博物馆内的《女史箴图》

观众穿梭其中,亦真亦幻

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

历史上的两位女神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藏品

展厅灯光昏暗,藏品成为唯一注目的焦点,此作品位于独立搭建的站台上

4D多媒体艺术打造出的博物馆观展效果,如身临其境

埃尔米塔什博物馆藏品

瓶身转动,时而消失徒留空空的展台,见证4D多媒体艺术的魅力

有图像有声音,多重感官的互动体验

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的穹顶壁画

17世纪初现实主义画家卡拉瓦乔的作品

作品《沉睡的阿里阿德涅》,左下角图为展厅内观众互动部分,在作品的两个竖条色带中可以看到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厅空间内

中国绘画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藏品展示

长卷式的气势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