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岛曳游 范勃曲高和不寡

作者:卢可非 来源: hiart.cn 2011年12月23日 资讯展览
“我现在把人当人画了”,范勃在自己个展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对记者说。在经历了“不把人当人画之后”,虽然画面中仍然充满了对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孤岛效应的反思,但这位年富力强的广州美院油画系主任说自己已经进入到了看山还是山的阶段。
虽然意境清淡,但范勃却并不孤独,在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艺术馆举办的“曳游-范勃作品展”开幕现场钟涵、吴长江、刘小东、方力钧、吕澎、彭锋、尹朝阳、庞茂琨、李大钧、杨凯等艺术圈名流的到来证明了范勃的超强人气。作为广东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范勃并不以为意,艺术家更在意自身作品中的缺席感,他并不认为写实二字就可以概括他的作品。在新的一批作品中,范勃用线构造了一系列具有强烈中国意境的作品。
从画面上来看,太湖石、树等中国意向经常出现在范勃的画中,在范勃看来中国文化精神自在心中,并非刻意模仿。另外一方面从范勃的画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个人物形象-广美的老教授李正天,艺术家正是希望通过描绘这样一位经历过世事变迁的老人来反应时代。“别忽悠”,开幕式上吴长江说,这位中国美协党委书记借用凡戴克兄弟的事例来鼓励在场的中青年艺术家严肃认真的对待艺术。作为范勃的老乡,吴长江希望范勃不要自满,继续深入下去。
“范勃画中的人物眼睛都是没有对视的”,批评家汪民安敏锐的发现了范勃作品中的这个细节。在汪民安看来范勃画中的人物都是死人,冷漠孤寂而又具有存在感。这正是展览的真实写照,由扎哈设计的广州大剧院黑匣子剧场近十米调高的空间,更加凸显了范勃作品中的寂寥。“可能换个美术馆,我就不做了”范勃本人十分喜欢这种舞台感,他说在舞台灯光的照射下更能体现作品中蒙太奇的效果。
“人的使命不到最后一刻是无法揭晓的,但也不妨碍自己背负着神秘的使命走在路上”范勃说,在他看来游曳是逍遥游荡,曳游则是由说不清的力量牵引,却也走的淡定从容。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