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EMERALD CITY ”,几何学、现代空间观和全球化

作者:刘霞 2018年4月1日 资讯展览
在准备参加下午2点开幕的香港巴塞尔VIP预览的那天上午,我匆匆赶到K11 艺术基金会在香港中环的临时空间看了这个被叫做“EMERALD CITY”(翡翠城)的展览,然后又匆匆赶去会展中心。在经历了香港巴塞尔上各大画廊带来的著名的非著名的艺术家各色各异艺术作品的狂轰乱炸之后,我又想到了这个展览。
K11 Art Foundation (KAF) 举办,刘秀仪(中)担任策展人的的群展“EMERALD CITY”
K11 Art Foundation (KAF) 举办,刘秀仪(中)担任策展人的的群展“EMERALD CITY”
这个以“几何”为主题的,由K11 Art Foundation (KAF) 举办,刘秀仪担任策展人的的群展,集合了来自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十多位艺术家,用包括绘画、录像、雕塑和场域特定装置在内的39 件作品,从多个角度解构了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并鼓励观者摆脱固有思维的局限,重新探索抽象与可触及的实体空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几何学和现代空间
 
正像策展人刘秀仪在“EMERALD CITY”展览前言中提到的那样“人类想像世界,不得不以几何概念划分空间。”由几何学建构的空间观几乎涵盖了现代文明下的人类认知世界的所有方面。几何规则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水中之水:画框、录像作品的投影距离、雕塑底座的面积、场地的平面图…… “EMERALD CITY”以欧几里得几何学表达关系的方式展开,如点、线、 面、对称、平行、角度、内与外,借以探讨世界复杂多变的结构与形态,解构万物存在的原理和奥秘,因而衍生出“世界中的世界”、“海洋作为负空间”、“被几何化的外界”、“欧几里德盒子的表面”、“地面连接”、“功能性非对称”、“视差和框子”等概念。
艺术家Nik Kosmas及他的作品
艺术家Nik Kosmas及他的作品
艺术家Nik Kosmas 以源于19 世纪的肋木架为创作灵感创作的雕塑作品《Stall Bars》色彩斑斓,无异于一般游乐设施(游乐设施的出现,与城市规划者把孩童的身心发展纳入公共健康规划不无关系)。
香港艺术家陈翊朗作品
香港艺术家陈翊朗作品
香港艺术家陈翊朗于的作品大部分都与展览场域密不可分。 《本来无一物(2)》占据了展场某个角落,方形木板上的手绘图案乍看之下与一般浴室瓷砖的纹理无异,但事实上每笔每划都是鬼怪形象的抽象呈现,对应陈翊朗焦虑时在浴室里感受到的魑魅魍魉。他用作品中传达的自身感受,来表达他对生存状态的关注, 并延伸探讨个体如何与群体和社会产生关系。
Carl F. Cheng 《Erosion Machine No.2》
Carl F. Cheng 《Erosion Machine No.2》
1960 至 70 年代间,Carl F. Cheng 在位于洛杉矶的工作室製造了大量盒型装置,尺寸和微波炉之类的家用电器相若,在这些方型装置里的现成和自然物料形成了一个个“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例如在《Erosion Machine No.2》里,循环的水流侵蚀石头,观众可从正面的小窗户观察部分风化过程,就像窥看带着面具的泛灵信仰巫师、模仿自然现象所跳的舞蹈。
策展人刘秀仪(左)、艺术家周思维(右)
策展人刘秀仪(左)、艺术家周思维(右)
周思维 《Images Carrier 02》
周思维 《Images Carrier 02》
“几何学”的背景,或让人认定展品中有大量几何形状,但事实上几何的呈现,从不限于实在可见的图形。无疑在部分作品中,几何的形状显然易见,比如艺术家刘窗作品《被分割的风景》中的两个菱形及中国吉祥图案“方胜纹”。周思维的《Images Carrier 02》由二维和三维图形组成,他把从互联网下载的图片打印出来,贴在不同形状的板材上,组装成一件立体的纸雕塑,然后用相机拍摄,使到这件雕塑最终变成了一帧照片。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Dora Budor 喜欢在变幻的环境中把主流电影体验融入到建筑式结构中,探索两者叙事方式的相互交叠。《Slow Ticking of the Callous Mind》的主要结构是曾用于拍摄电影《蝙蝠侠再战风云》(1992),中的一个城市景观的微型屋顶。在镜头下,动作与光影流动交错,这个场景模型亦因着拍摄角度,按演员身体的比例“变大”。 在 Budor 的一双巧手下,整个模型变得像个混杂的发热建筑结构和血液循环系统。她不但複杂了模型从虚构故事中获得的生命,更赋予它人机复合的生命特质。 
由生活在波士顿的陸浩明、来自法国的Alexis Mailles以及目前生活与香港的Peter Nelson共同完成的《Autosave: Redoubt》是一款以第一身份参与的射击(FPS)游戏
由生活在波士顿的陸浩明、来自法国的Alexis Mailles以及目前生活与香港的Peter Nelson共同完成的《Autosave: Redoubt》是一款以第一身份参与的射击(FPS)游戏
而建立在相似性上的几何学,通过公理以同样的逻辑波长穿透万物,把世界变成可以同样方式运算的关系。因此,不仅仅现实世界充满了几何学,虚拟世界同样被几何学笼罩着。由生活在波士顿的陸浩明、来自法国的Alexis Mailles以及目前生活与香港的Peter Nelson共同完成的《Autosave: Redoubt》是一款以第一身份参与的射击(FPS)游戏,艺术家先进行档案研究和实地考察,及后与香港大学建筑系的测量师和历史学者合作分析数据和历史。他们运用游戏设计程式重构地理数据,再设计出一个仿照历史实境的声画环境,透过这种空间体验建立游戏的互动性,并创造出一种重现地方历史的新方式。
除了几何法则的普遍性,展览强调的,还是要突出这个系统外的“噪音”。 作曲家 Iannis Xenakis 以电脑控制机器生成音乐,他的“筛子”理论通过排除的方法建立音阶,没进入网格的“残余”,可比喻此展的重心——几何学理性之光之外的事物。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几何学和全球化
 
几何学从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为了丈量地球而建立,开始企图量度和呈现大自然的空间规律,建构万物的空间秩序。一直到1607年,明朝末年学者、官至礼部尚书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翻译成中文出版,冲击了以《九章算术》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数学。几何学对人类认知的掌控,同样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
正如德国哲学家 Peter Sloterdijk说的那样:“全球化把所有本土特色简化成两个分母——资本和几何学,彷彿世界万物都被两者穿透。”在全球化的年代,文化差异的生存空间愈益狭窄,几何学被视为一种跨越时空和国界的世界语言。因此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这样一个全球性艺术博览会所呈现的纵然面貌迥异,但全有着同样价值观的艺术盛会举办之时,以这样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来讨论艺术,更像一种反思:“探索在全球化浪潮下差异共存的可能,以拓宽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讨论。”
Peter Halley作品
Peter Halley作品
1980至1990年代,全球无数人在电视屏幕前共同目击类似柏林墙倒塌这样的世界大事件,实时大众媒体的虚拟地理带来“全球一体”的视角。此时的中国,有些艺术家把象征理性的几何元素融入作品以“理性”替补过往的意识形态。同期在美国纽约,“新几何”兴起, Peter Halley便是其中代表之一,1975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78 年获新奥尔良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后,他在1980年回到纽约后开始在绘画中运用几何的抽象语言,探讨人造建筑环境如何透过有形与无形的几何结构控制社会大众。多年来,他一直运用这套简洁的视觉语言,透过作品反映社会空间对我们的严格规限。Peter Halley 为是次展览创作了一件全新的数码印刷壁画装置,整幅作品由冷峻的监狱框格和禁闭窗户组成。这些矩形大小不一,轮廓漆黑而粗厚,色彩明亮而饱满,使到展场的墙壁恍如往前向后的推移挪动,隐去了墙壁的平乏虚白,为展场的正门带来动感。
Ashley Bickerton《Wall-Wall (The Black Mud Bubble...)》180 × 120 × 21cm 鋁夾板上油彩、塑膠彩、磁漆、金屬片、 樹脂 2017 摄影:Elisabeth Bernstein
Ashley Bickerton《Wall-Wall (The Black Mud Bubble...)》180 × 120 × 21cm 鋁夾板上油彩、塑膠彩、磁漆、金屬片、 樹脂 2017 摄影:Elisabeth Bernstein
Ashley Bickerton 也是1980年代活跃于纽约的新几何派艺术家之一。特的绘画系列糅合了常见于其新几何派作品中边缘锐利的大平板,以及他近年运用的表现主义和媚俗风格;美学元素与概念的融合,带出了他对“绘画”本质的质疑。在《Wall-Wall (The Black Mud Bubble...)》中,Bickerton 把人造石头置放在五颜六色的图案上,这些图案看起来像失焦的海滩照片;这件作品更配上了一段不相干的文字,反应他嗜好在形式和内容之间创造模糊的联系。沈莘的录像《礼记施用》则从宴会宾客角度,观察中国富商企图重建英国水晶宫的铩羽而归。水晶宫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而兴建,展示着殖民帝国对世界的运筹帷幄的幻想。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同时,几何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语汇,尤其对于年轻一代艺术家来说,几何是一种不带任何文化倾向,又可以向任何一方延展的表达语言。
美国艺术家Ajay Kurian的作品《Tall Toys,No Noise (Fear)》
美国艺术家Ajay Kurian的作品《Tall Toys,No Noise (Fear)》
美国艺术家Ajay Kurian的作品《Tall Toys,No Noise (Fear)》尺寸和外型酷似寻常衣柜,暗色长方体的透明部分透射橘色的LED 灯光,内部悬挂的链条,提醒人们几何空间的重要 概念:连续性。动画电影《玩转脑朋友》是艺术家的灵感来源,电影中不同的情绪被形象化成意识企业总部管理者。艺术家挑选了代表恐惧的人物——拟人化的神经的角色,展示儿童心理发展和恐惧之间的微妙关系。“阿惊”代表的是功能性恐惧,作用是分析形势、迴避危机,它掩盖了逻辑和理性无法消除的惊怖。
美国艺术家Clarissa Tossin作品及张如怡作品
美国艺术家Clarissa Tossin作品及张如怡作品
美国艺术家Clarissa Tossin《Ch’u Mayaa》
美国艺术家Clarissa Tossin《Ch’u Mayaa》
美国艺术家Clarissa Tossin 的影像作品《Ch’u Mayaa》(玛雅蓝) 中,艺术家重新挪用美国建筑师莱特设计的著名住宅蜀葵之家,令到整座建筑看起来像寺庙般,而她镜头下的舞步则取材自玛雅陶器和壁画上 的动作和姿态图案,突显大宅结构和装饰中的玛雅特色。身穿美洲豹花纹装的表演者在井然有序的正负空间移动,穿梭于虚实与光影之间,以肢体动作把大宅连繫到前哥伦布时期中部美洲建筑的历史 脉络。透过血肉之躯与人造环境的空间关系,此作品强调对历史的文化思考,衍生出一种对文化表徵 的全新诠释。
王凝慧 《无题》尺寸可变 来自摩洛哥的三亿年海百合化石镀金 2016
王凝慧 《无题》尺寸可变 来自摩洛哥的三亿年海百合化石镀金 2016
王凝慧的《无题》由一组 24K镀金海百合化石所组成。在精巧的镀金过程中,闪砾的绿鏽与原始物质的粗糙产生对比,形成了一种新的物质。

相关空间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