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画的,究竟是静物还是人物?谢其、陈晗在HdM展示了绘画的更多可能
我到达HdM画廊时,已经天色渐暗了。一进门便被粉刷成暗绿色的墙面上的谢其作品调动了情绪。作品以深色调为主,和墙面、天色以及这个冬天的情绪一样,是深不可见底的暗沉。
这是2021年HdM画廊的首展:“陈晗×谢其:寂静剧场”。展览和BANK/MABSOCIRTY合作,展出了两位艺术家近年来的十余件作品。


“陈晗×谢其:寂静剧场”展览现场
外展厅展出的谢其作品,看得出来都是一幅幅人物或静物画,但艺术家特地抹掉了人物的身份特征;即便是静物画,也只剩一团色彩。艺术家拿掉了背景中一切多余的元素,保留了主角绝对的核心位置。然而对主角本身,又如同剔除了他们的“肉身”,只保留了描绘对象的“灵”的部分。似乎除了笔触和色彩本身,画面已经到了没有多余的内容可以消减。

谢其 《触感》 《核桃拳头》

谢其 《触感》 60×50cm 布面油画 2017

谢其 《核桃拳头》 120×120cm 布面油画 2017

谢其 《红核桃》50×100cm 布面油画 2017
谢其 《绿核桃》50×100cm 布面油画 2017

谢其 《微火》80×65cm 布面油画 2020

作品顶端放置的植物,与艺术家“静物化”的创作相呼应
如果说谢其创作的是“人物化的静物”,那么陈晗的笔下则是“静物化的人物”。走进明亮的内侧展厅,陈晗的作品甚至在灯光下显得有点刺眼,完全暴露在观者面前。那是一幅幅写实的人物画,人物的情绪和画面上的情节都清晰可变。但这些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如同舞台剧照或者电影中的一帧,被定格在画面中;人物的情绪似乎都比较低落,隐藏着不可言说的秘密或是悲伤。画面中的,场景来自于陈晗对书中、电影中场景的捕捉,而则形象有的来自于陈晗的朋友或艺术家自己。无论是场景还是情绪,基本都在生活中有迹可循。


陈晗 《离开》 60×90cm 布面油画 2020
陈晗 《蔓延》 60×90cm 布面油画 2020

陈晗 《封存》 120×180cm 布面油画 2020

陈晗 《无声》 60×90cm 布面油画 2020

陈晗 《倾述》 160×160cm布面油画 2020

陈晗 《暗涌》135×200cm 布面油画 2020
展览从1月23日持续至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