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纳北京新展开幕,8位艺术家编织的“曲折的时间”

作者:张朝贝 2020年10月17日 资讯展览
2020年让时间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10月16日,香格纳北京的新展“曲折的时间”呈现了韩锋、胡柳、何伟、刘唯艰、欧阳春、孙逊、闫冰、赵洋8位艺术家关于时间的思考。
“曲折的时间”香格纳展览现场
“曲折的时间”香格纳展览现场
“曲折的时间”香格纳展览现场
“曲折的时间”香格纳展览现场
在展览最开始的展厅,是艺术家赵洋的展览同名作品《曲折的世间》,他作品中典型的图像被安排在画面之中,演一出赵氏风格的内心戏。
作品一侧是欧阳春的《泉》,他的绘画主题从早期的童话世界回归到自身经历,将虚构和真实的世界交替并置, 在笔法上追求纯粹的绘画感受。一以贯之的画面风格看起来在美学上无迹可寻,灰白色为主的色调构建了一幅洗手的日常画面。
赵洋《曲折的时间》200x300cm 布面油彩&丙烯 2017
赵洋《曲折的时间》200x300cm 布面油彩&丙烯 2017
欧阳春《泉》81x100cm 布上油画 2018
欧阳春《泉》81x100cm 布上油画 2018
韩锋通过“Somewhere”系列绘画探讨了关于观看的问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作品探索日常物的抽象结构,以及隐含于结构中的渐进的力量。”
而另一件装置作品《北京时间》,韩锋把RUSCH电子钟用不同角度拍摄的表盘加以改造,让人体验角度改变所带来的对于观看时间的感受。作品名称将根据展出地点的法定时间而改变,时钟指针也会相应调整到当地法定时间。
韩锋《Somewhere 12》250x200cm 布上丙烯 2017
韩锋《Somewhere 12》250x200cm 布上丙烯 2017
韩锋《北京时间》24.4x24.4x3.5cm×2 钟 2017
韩锋《北京时间》24.4x24.4x3.5cm×2 钟 2017
何伟的抽象绘画创作来自于在平躺于地板的画布上,借助画笔、滚筒、刮刀甚至喷壶,层层叠加地涂抹半透明油画颜料,画布上的纹理和皱纹,以及地板的缺陷,在画面表面形成了柔和起伏的色彩与出人意料的形状。
闫冰的绘画以聚焦日常平凡之物为人熟知,浓郁细腻的影调之下回应着其早年在西北乡村的成长经历。在他的“杏花”系列中,幽暗背景中被刻意放大的对象,微妙的线条与质地,使得作品本身散发出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和肖像意味。
相比而言,胡柳的“桃花”则更需要仔细辨认。胡柳用铅笔做画,每张作品耗时数月甚至更长。铅笔的笔触交织形成了一个充满变化的金属色表面,观众无法在单一的时空位置上看到画面整体。随着脚步与眼睛的游走,用铅笔一笔一笔绘成的铺天盖地的黑色中, 一株植物,一枚花瓣,形象缓缓出现。
何伟《No.160》50x60cm 布上油画 2019
何伟《No.160》50x60cm 布上油画 2019
闫冰《杏花 No.8》100x80cm 布上油画 2019
闫冰《杏花 No.8》100x80cm 布上油画 2019
胡柳《山寺桃花》80x110cm 纸上铅笔 2010
胡柳《山寺桃花》80x110cm 纸上铅笔 2010
孙逊的作品通常为手绘而成的动画短片。因此除动画短片本身外,同时可以看到与其动画相关的手稿或运用其他媒介制作一些作品。历时四年完成的《21克》(2010)探讨“人类灵魂的重量”,带领观众探索自我存在的价值根源。这部电影主要以粉笔、炭笔画为媒材,通过细腻、饱满的质感构成一帧帧阴霾的黑白图像。该作品曾入围2010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为第一部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中国动画影片。
在香格纳北京展览现场,刘唯艰的两件作品被并置在一起。一件让被人的视线困于空空室内,一件则是海滩上的人物情景。刘唯艰将一个个图像改造成墓碑式的符号,来纪念人们的真实情感与生活状态, 把无形的孤独转化成一种可视形态——虚无、神秘且富有诗意,从现实环境中找到一条通往艺术的大道。这两件作品何尝不是2020年被困于时间室内、心中幻想旅游地的画面的反映呢?
孙逊《21 克 - 36》100x140cm 布上色粉 2007
孙逊《21 克 - 36》100x140cm 布上色粉 2007
刘唯艰《未命名的地方》140x150cm 布上丙烯 2020
刘唯艰《看不见的地方》180x140cm 布上丙烯 2020
刘唯艰《未命名的地方》140x150cm 布上丙烯 2020
刘唯艰《看不见的地方》180x140cm 布上丙烯 2020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0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