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中个展 工作室内“过道”密布
租下位于桃浦创意园的工作室两年来,杨振中一直很满意这里自厂房改造而来的空间和它本身的建筑结构,而恰好当其最近的兴趣转向“过道”时,他再不愿浪费这空间。虽然杨振中谦虚地认为自己这次在创作上所做的尝试仅仅是出于兴趣,还称不上研究,但工作室却是经历了他大规模的倒腾。
他在工作室搭建了一条“过道”,在过道的尽头,一件关于“过道”的影像被安置其中,另有两件影像和八件绘画装置分布于被“过道”隔出来的两个空间内,所有作品都围绕着“过道”这一主题。展出的几件绘画装置亦是依据过道的形式来建构,看起来有点“假透视”,杨振中还有意地在这些绘画装置上描绘出一些写实手法的绘画,制造出一种双重的错觉效果。
而要说杨振中对“过道”感兴趣,毋宁说他在延续着近年来对视觉规律和透视规律的另一种探索。“我觉得‘过道’的基本形挺有意思的,它是一种无限的透视,感觉很深。其实是从一个内容去往下一个内容之间的没有内容的空间,连过程都不是。我觉得这都是一些人为的空间,我就是想对这些各种不同的人为空间,也就是将过道的基本形做一些改变。”
本以为杨振中的创作是以录像为主,六月份时,专门针对录像艺术的非营利机构的录像局还曾发布了他的作品以及资料档案“录像局·档案四:杨振中”。“他们很完整地收录了我的录像作品,但其实我是比较杂的,什么都做一点,不太限媒介,早年可能录像作品会多一些。”杨振中说道。
创作之外,杨振中几乎每年都会和朋友一同组织和策划展览,即将于9月5日在香格纳空间开幕的展览“编辑:图像强迫症”,杨振中亦是策划人之一,而作为参展艺术家之一,他也为这次群展特别创作了新的作品。此外,九月底杨振中还将携新作参展广州三年展。
而要说杨振中对“过道”感兴趣,毋宁说他在延续着近年来对视觉规律和透视规律的另一种探索。“我觉得‘过道’的基本形挺有意思的,它是一种无限的透视,感觉很深。其实是从一个内容去往下一个内容之间的没有内容的空间,连过程都不是。我觉得这都是一些人为的空间,我就是想对这些各种不同的人为空间,也就是将过道的基本形做一些改变。”
本以为杨振中的创作是以录像为主,六月份时,专门针对录像艺术的非营利机构的录像局还曾发布了他的作品以及资料档案“录像局·档案四:杨振中”。“他们很完整地收录了我的录像作品,但其实我是比较杂的,什么都做一点,不太限媒介,早年可能录像作品会多一些。”杨振中说道。
创作之外,杨振中几乎每年都会和朋友一同组织和策划展览,即将于9月5日在香格纳空间开幕的展览“编辑:图像强迫症”,杨振中亦是策划人之一,而作为参展艺术家之一,他也为这次群展特别创作了新的作品。此外,九月底杨振中还将携新作参展广州三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