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艺术社区影像展,因卡·修尼巴尔的“极端混杂”
我从未看过因卡·修尼巴尔的展览,在提前翻阅的资料中看到,这位尼日利亚裔英国艺术家擅长探讨殖民掠夺与商业侵略、欧洲殖民主义与非洲后殖民论述的关系。这在影像中会如何呈现呢?


因卡·修尼巴尔的影像展映现场,木木艺术社区隆福大厦9层
《奥吉莉亚与奥杰塔》(2005)
在木木艺术社区因卡·修尼巴尔的影像展映活动中,呈现了艺术家的两件重要影像作品《奥吉莉亚与奥杰塔》(2005)和《永别了,过去的美梦》(2011)。艺术家与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合作创作的《奥吉莉亚与奥杰塔》,对柴可夫斯基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进行了重新想象和诠释。主角奥杰塔和奥吉莉亚作为“善”与“恶”的化身,通常由同一位女芭蕾舞演员身着白色和黑色芭蕾舞裙出演。
艺术家打破了这一惯常的人物编排,两个角色分别由一位白人和黑人舞者扮演。她们在华丽的空镜框两侧面对面同时起舞,相同的装扮、对称的舞姿造成镜像反射的错觉。在创作过程中,两台摄影机分别从镜框两侧进行拍摄,舞蹈当中以及两遍舞蹈之间的视角切换使观众能够从“镜子”两侧欣赏表演,营造出交错重叠的视觉效果。
作品记录了表演者在练习室内舞蹈的全过程,其间没有音乐,只有芭蕾舞鞋尖碰触地板所发出的富有韵律的声响。这让我想起了今年获得首届希克奖的香港艺术家杨嘉辉的“消音”作品,我很欣赏他的作品,如今看来,不知道是否受到过修尼巴尔的影响。

因卡·修尼巴尔《奥吉莉亚与奥杰塔》(2005)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2011)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取材于威尔第的著名歌剧《茶花女》中的同名唱段,它是女主人公薇奥莉塔在病入膏肓时所演唱的一首有关背叛、爱情和失去的咏叹调。修尼巴尔替换了剧中角色,由一位扮演成弗兰西斯·尼斯比特的黑人歌唱家出演。
尼斯比特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著名海军将领霍雷肖·纳尔逊的妻子。纳尔逊背叛了尼斯比特,并与汉密尔顿夫人长期维持着婚外情关系。影片中,尼斯比特哀叹自己的悲惨生活和丈夫的缺席,甚至幻想着丈夫死去的画面。这些假想的死亡场景借鉴了西方著名的绘画作品,它们作为女主人公饱受煎熬的内心和白日梦的具象表现,穿插于演唱画面之间。
与艺术家之前创作的《化妆舞会》(2004)一样,作品看似是影像的循环播放,实则为表演者一遍遍地重复演唱。

因卡·修尼巴尔《永别了,过去的美梦》(2011)
此次的影像展映活动在木木艺术社区位于隆福大厦9层的展厅进行,这也是接下来一系列相关活动与项目中的第一项,旨在于中国甚至东亚语境下重新审视后殖民主义、族群离散等议题。修尼巴尔表示:“我非常荣幸木木美术馆能够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期展出我的作品。这将是我的影片第一次在中国展映,并以如此独特的方式呈现。我很高兴能为后殖民主义和族群离散议题在当前背景下展开广泛而深刻的对话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位于隆福大厦9层的木木艺术社区
此次活动将持续至9月22日,观展需提前或现场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