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画廊 失意香港,集结台北

作者:吴亚男 来源: hiart.cn 2011年8月6日 资讯事件
今年台北艺博会招商相当踊跃,早在今年二月,招商已经截止受理,艺博会人员不禁大呼:“今年真是太火热了”。
台湾藏家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已久,但是在两方不熟悉彼此的状况下,台湾藏家购买作品通常只能通过拍卖会或是经由两岸皆有分店的台湾画廊。这也造成内地画廊担心台湾藏家是否怀有投机目的收购作品而错失销售机会,这两三年,内地画廊老板们陆陆续续亲自前来探查台北艺博会,就在今年,北京几家大牌画廊终于决定进攻台湾藏家。
今年的台北艺博会阵容坚强,几乎聚集了亚洲顶级画廊。台湾以外的画廊有Boers-Li、北京公社、偏锋、星空间、站台中国、James Cohan、季节、艺凯旋、杨画廊,以及已连续参加第二次的对画空间、老朋友Issue Projects。另外还有刚到香港开分店的Pascal de Fine Arts及马凌以及第一次参展的安全口。以往最积极参与台北艺博会的日本画廊参展商在今年也破纪录高达30家,参展商包括,Roentgenwerke AG、Scai the Bathhouse、Taka Ishii、小暮、Misa Shin、三潴、Yamamoto Gendai等知名画廊。
造成今年如此火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香港艺博会所造成的亚洲画廊排挤效应,内地画廊宁可直接参与台北艺博会直接接触到台湾藏家圈。香港艺博会虽然号称是亚洲艺博会,但从今年的结果看来只针对亚洲藏家,并非为亚洲画廊而设,并引起亚洲画廊抱怨连连。亚洲艺术博览会历史最悠久的台北艺博会开办已长达十八年,这次内地及日本大画廊的新加入,会不会就此打破长久以来的区域性市场僵局,比香港更早达到“亚洲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将于今年8月26日至8月29日于台北世贸一馆开幕。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