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物的轮回 金镇宅个展亮相艺美

作者:王丹艺 2015年6月12日 资讯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6月12日,金镇宅于北京举办的第三个个展“为了逝物的纪念”在艺美基金会开幕,呈现其最新创作的二十余幅平面作品。金镇宅一直关注于那些被人遗弃的物象,他说“这是一种现代人的写照。”在他看来,当今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判断多是基于“有用无用”,成为一种功能判断。“说一个人有用,他可能有着什么样的条件为人所用,剩下的、毫无功能的人就被人遗弃、抛弃。其实艺术家也不具有功能,我从这些被抛弃的物品中看到了自己。为此我希望赋予这些事物新的功能与存在的价值。”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无论是2012年“无用之用”还是2013年“功能恢复”,呈现的都是三维立体的木雕装置。然而此次展览多以二维平面的作品为主。从三维到二维,金镇宅表示,并非刻意为之的结果,而是受到材料的“诱导”。这些平面作品由他在进行木雕创作时产生的木屑构成。“作品制作的过程会产生一些新的,被人遗弃的东西——木屑。这时,我有些矛盾:我既在挽救被遗弃的东西,也在抛弃别的东西。于是我把木屑收集起来,通过粘贴、涂色等方式,赋予它一种新的存在的价值,就像是轮回一样。作品与艺术家的生命状态一样,是需要延续的。”通过黏贴、涂色,金镇宅以树木的图样,恢复了它们自然的形态,令它们获得了重生的机会。他一直强调“功能”与“恢复”。“在韩国,我曾因为社会的需求而盲目顺应某些物质上的东西,渐渐地有些迷失。来到北京,在创作的过程中,凭借对物品功能上的恢复,我逐渐恢复自身。”
《为了逝物的纪念<M-009>》 综合材料 2015
《为了逝物的纪念<M-009>》 综合材料 2015
《为了逝物的纪念<M-009>》局部
《为了逝物的纪念<M-009>》局部
关于材料的呈现方式,金镇宅表示,创作之初并没有任何主观的计划、构想。“艺术家明白可用什么样的材料呈现出什么样的作品,这是一种感觉。我发现,在木雕制作的过程中会残留一些木屑。面对这些被片片削落的碎片,我有一种欲望,想要‘安慰’它们,‘恢复’它们。至于如何呈现,由艺术家与物品之间互动的感觉推动。”运用于其中的木屑,既有源自昂贵的木材,也有源自普通的。它们自身存在的颜色、质地、密度等方面的差异,使创作过程多了些偶然的因素。“在这,我让材料主导,发挥更大的潜力。我与自然进行互动,相互谦让。”
《为了逝物的纪念<M-018>》 综合材料 2015
《为了逝物的纪念<M-018>》 综合材料 2015
《为了逝物的纪念<M-018>》局部
《为了逝物的纪念<M-018>》局部
虽然金镇宅借用树木的形象作为这些木屑重生的载体,但是他并没有把画中的树木表现得枝繁叶茂,而是像枯树一般。“我只是单纯地将它们还原为一棵树,并不想为了让作品显得更具有生命力、更华丽而对它进行装饰。我只是简单地将它们还原,还原为它们初生时的状态。”有的来自他的心里、有的来自他的记忆,当心中的树木得以呈现的时候,金镇宅的作品不仅恢复了物象的功能,也恢复了他个人的记忆。
《为了逝物的纪念<M-033>》 综合材料 2015
《为了逝物的纪念<M-033>》 综合材料 2015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主题中文为“为了逝物的纪念”,英文为“It has disappeared, but it will never disappear”。无论是从废弃的房屋中拾回的老木、还是创作过程中生产的木屑,它们在金镇宅的手中重获新生,以另一种面貌生存了下去。虽然已不具备原有的功能,但是它们尚在人间。金镇宅表示,希望通过展览,纪念这些没有归宿的事物。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为了逝物的纪念<M-029>》 综合材料 2015
《为了逝物的纪念<M-029>》 综合材料 2015
《为了逝物的纪念<M-003>》 综合材料 2014
《为了逝物的纪念<M-003>》 综合材料 2014
《为了逝物的纪念<M-003>》局部
《为了逝物的纪念<M-003>》局部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为了逝物的纪念<H-004>》 综合材料 2012
 
《为了逝物的纪念<H-004>》 综合材料 2012
《为了逝物的纪念<H-002>》 综合材料 2012
《为了逝物的纪念<H-002>》 综合材料 2012
《为了逝物的纪念<H-002>》局部
《为了逝物的纪念<H-002>》局部
《为了逝物的纪念<F-003>》 木 2013
《为了逝物的纪念<F-003>》 木 2013
《有背方桌》 榆木 2012
《有背方桌》 榆木 2012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