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艺术中心“千姿百态”展览开幕 名家名作与新人新作相映成趣
如果将“千姿百态”这个成语拆分为“千姿”和“百态”,你一定不会觉得奇怪;但当它们以“千百”“姿态”进行组合时,是什么意思呢?

嘉德艺术中心“千姿百态”展览现场
8月25日,由嘉德艺术中心和璞瑄酒店共同主办的“千姿百态”展览于8月25日下午在嘉德艺术中心开幕。“千百”是嘉德艺术中心“千姿百态”大型艺术展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仇德树、谷文达、史金淞三位艺术家组成。“千百”不仅是从“千姿百态”中得以化出,有极其多样的意思,而且“千”还是中国传统中的空间概念,“百”则是时间概念,古人有“百刻制”之说。“千百”就是“时空”“宇宙”的意涵。“姿态”由23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组成,意义在于众生万象在天地间以不同“姿态”生长,中国水墨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东方精神与西方逻辑均在此碰撞融合。
“千百”展览现场均为艺术家大体量的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仇德树的绘画作品。他以“实验”为宗旨、以“裂变”为手段,利用宣纸媒材的渗水性、透明性以及柔韧性,形成“起稿”“撕裂”“上色”“拼接”等一整套有别于传统水墨的语言体系,拓宽了水墨的边界,也赋予作品更强的当代性。在2000年以后的创作中,仇德树有意识地从之前的抽象实践向传统“回归”,以“裂变”的方式来重塑“山水”。事实是所谓的“回归”不是简单地回到传统之中,而是不忘初心的返璞归真,即回到中国的文化价值与文化身份本身。

赵力导览现场



仇德树作品
谷文达展出的《基因项链》《绿宫》,来自于全球400万人的头发捐献,艺术家从2003年开始搜集头发,他表示生命科学是最根本的科学,“人的头发可以作为政治、文化、种族和性别观念的表述,我试图把世界上所有人联合起来。让不同的文化进入我的作品”。此外,谷文达的水墨作品以及文献手稿的展出,也力图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轨迹以及在语言方式上的多样化。

谷文达导览现场



谷文达 《基因项链》
展览现场,史金淞为媒体导览时提及,由于经历过多次思潮、社会变革,其创作也有一个“从田野走向工作室”的过程。2020年疫情暴发期间,史金淞正是位于武汉,他也因此有时间剖析、反省自己。现场展出的《144.58牛.米》《那边》《移动桃花源》三件作品,史金淞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探讨生命的此岸和彼岸。

史金淞导览现场

史金淞《那边2020》


史金淞《玉头》
嘉德艺术中心二层的“姿态”部分,23位年轻艺术家共同参与的大型联合展览,他们是:程保忠、迟群、郭子龙、康春慧、李寒凝、李军、李威、刘景弘、刘秀玲、卢辉、萧彬、周杰、杜沁芬、洪美连、李增龙、马权、王成武、王乾、王镱诺、吴昊宇、许超奇、许群、周莉。展现了青年艺术家最前沿的面貌。




“姿态”展览现场
嘉德艺术中心在落成之前,便邀请知名艺术家、遴选青年艺术家,通过定制的创作方式,在空间中展示并收藏了一批“量身定做”的艺术作品,将包括酒店、公共区域等整个空间提升为了当代艺术的“发生场”。当所有的创想最终落实之后,嘉德艺术中心也开始筹划为所有的参与者举办一次盛大的展览活动,这也就是本次“千姿百态”展览的由来。展览将持续至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