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绘画,构建了一次平凡人的“逍遥游”
2020年,“80后”作家班宇的第二部小说集《逍遥游》出版,书中收录了七篇风格殊异、故事时间向度横跨三十年的中短篇作品,落魄的小说家、饲养蚂蚁的男人、患病的女孩、追寻彗星的爱人、消失在时间里的父亲……“他们身陷一片大雾之中,在摇摇欲坠的光芒里,却总想着笨拙起舞。这些故事浸润着社会变迁中人们的阵痛与印记,书写璀璨与暗淡、希望与绝望之间,我们真实的怯懦、渴望、困顿和挣扎。”




“逍遥游”展览现场
艺术总是来源于现实,平凡人的生活和切身体验,不仅只出现在文学中作品中,也是引发画家共鸣的来源。2月26日,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主空间带来一场15位艺术家群展,展览标题正是“逍遥游”。参展艺术家名单包括班宇、毕建业、龚剑、黄亮、李大方、亓文章、秦琦、邱瑞祥、宋元元、汤大尧、王兴杰、王一龙、肖江、许成、张业兴。


黄亮《肖像》30x22cm 布面油画 2021

毕建业《午餐》 200×240cm 布面丙烯 2021

龚剑 《看这棵灰色的树 No. 12》170x230cm 布面丙烯 2016
初看展览名单,再结合班宇的小说是以他生活的沈阳为背景、描绘北方宏大的衰败史之下的切身日常,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场与“东北”“北方”有关的展览。然而走进现场才发现,此次展览探讨的议题与地域并无关联,艺术家也并非均与“北方”相关。这些艺术家们均出生于1970-1980年代,关注的议题也都与平凡人的生活体验相关。就像那首耳熟能详的歌词:““直到看见平凡 才是唯一的答案”。

李大方《134中学》220x230cm 布面油画 2021

秦琦《民乐》77x107.5cm 纸上油画 2021

邱瑞祥《无题》150x130cm 布面油画 2008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班宇的《逍遥游》更像是展览中埋下的伏笔,小说中的文字在展览现场多处可见。文字和绘画同处一个空间,并非某类为另一类的陪衬,而是互相呼应,互为背景,搭建出一种复杂而具有诗意的叙事,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振,让观者在文学与绘画中,体会到了一种全方位的阅读。

肖江《房间里》35cmx50cm 布面油画 2021

汤大尧《睡眠3》45x54.5x3.5cm 布面油画 2011

王兴杰《香皂》 40x60cm 布面丙烯 2015

张业兴《Untitled-2017.02.28》220x155cm 布面油画 2017
展览将持续至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