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纹,面对湍流,溯游从之,道阻且长
11月下旬,来到798艺术区706北二街的墨方Mocube,空间内部已经焕然一新。原本拥有两个入口和独立空间的展厅,形成一个完整贯通的展厅。改造后的首展,呈现的是李易纹的个展“湍流”。


“李易纹:湍流”,墨方Mocube展览现场
1982年生于河南洛阳的李易纹,2011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谈及此次展览的“湍流”概念,在李易纹看来:“艺术创作的推进与演变连同艺术家的生命体验就像一条绵延的河流,泥沙俱下的生活对他的磨砺就像水底凹凸起伏的岩石阻隔和影响着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把层流切分成絮流,动能与势能角逐搏斗形成湍流。被裹挟其中会让人瞬间下坠失神,任何一个小小的扰动信号都会在湍流中被不断放大,让整个世界处于永恒的流变和生成之中。”

李易纹《光栅-2》200×107cm 布面丙烯 2016

李易纹《矩阵-3》400×200cm 布面丙烯 2017-2018
从六七岁起开始学画画的李易纹,自然而然地成为以画画为职业的艺术家。然而,相比于老一辈艺术家对于中西美术史的教导与实践,80后一代艺术家面临着全新的社会变化。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而成长的一代,大多数人获取信息和图像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电子屏幕。
2017年,李易纹将自己绘画的工作方法阶段性地总结为“误读、通感与移情” ,即从日常生活中碎片化、跳跃性的阅读体验开始,记录可以引发自己兴趣和思考的词汇,这些词汇是他灵感的来源,大多是令人费解的术语。例如此次在墨方Mocube展览中的作品:光栅、矩阵、切合、气旋、阵列……

李易纹《冷斑》90×60cm 布面丙烯 2021

李易纹《气旋》170×150cm 布面丙烯 2021

李易纹《谐振》180×120cm 布面丙烯 2021

李易纹《多余的知识》180×120cm 布面丙烯 2021
李易纹的创作由对词语的“误读”开始,但也许并不深究某术语在特定学科的本意,通过在搜索引擎中检索这些词汇获得图像,然后经过手绘和电脑软件参与的反复图层叠加,最后再用绘画呈现、模拟出来,这中间过程充满了对词语概念的误读及用通感和移情的修辞手法构造画面。
从某种角度来讲,李易纹的创作也是一种挪用和再造,但给予他灵感圆圈的不是艺术史中的图像,而是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迅速检索、攫取的海量图像资源。

李易纹《耦合-9》56×76cm 纸本水彩 2020

李易纹《序列-5》 57×76cm 纸本水彩 2019
展览将从11月20日持续至2022年1月9日。



“李易纹:湍流”,墨方Mocube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