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计划赤字团登录 将有限资源转化为丰富意义的再思考
2019年11月2日,长征计划下的展览项目“长征计划:赤字团”在长征空间开幕。

研究员陈玺安进行导览



展览现场
从2019年3月,长征空间便开始了一个名为“行星马克思“的月度读书会,自此”赤字团“得以扎根。


展览现场
“赤字“即”短缺“,“赤字的集团”囊括整体降级的自然体系、蒙上科技尘埃的精神实践、穷山恶水、正视自身短缺状态的理论实践——这个名单还可以向下无限延伸。“赤字团”隐喻各类赤字化事物的流动空间。展览试图讨论正在变化中的中国式生产方式,思考当下的新型生产模式,参展艺术家则在自身的艺术实践中探索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丰富的意义。


展览现场
从马克思谈论生态断裂所使用的词语“渣土地”,到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杰森·摩尔论述的 “穷自然”,到破有关高和低的教条式二分法的“破理论”,再到利用污损作为多种框架的“脏萨满”,四重概念共同构成“赤字团”的精神。

覃小诗《状态I》

丘阿明《想象水灾》
至于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丰富的意义,在此赘述两组作品。丘阿明的《想象水灾》是对2011年曼谷水灾的一次摄影研究。他故意选择跳脱出新闻纪实类的范畴,抓取了诗意的超写实画面,将人心惶惶的天灾呈现为梦幻般的场景,与正常媒体所展示的慌乱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覃小诗的《状态I》将两只以黄铜印章为凳脚的椅子放置在EVA地垫上邀请观众休息。椅子可以在地垫上随意挪到,观众在不经意间用自身重量在垫子上留下印章的痕迹。休息者化身劳作者,索取和奉献共存。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20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