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金石空间杨光南、郭城双个展:一边是绮丽花园一边是人造自然

作者:李天琪图片提供:魔金石空间 2020年9月6日 资讯展览


没有莫奈也没有花的“莫奈花园”

绿、蓝、黄、粉、紫、棕……推门走进魔金石空间,满目的缤纷色彩让人颇为惊讶,难以立刻联想到这是曾在“消化不良”(泰康空间,2016)和“盲区”(指纹画廊,2019)中以金属材料和黑白灰主调营造出“视觉冷感”的杨光南。

魔金石空间杨光南、郭城双个展:一边是绮丽花园一边是人造自然
魔金石空间杨光南、郭城双个展:一边是绮丽花园一边是人造自然
魔金石空间杨光南、郭城双个展:一边是绮丽花园一边是人造自然
魔金石空间杨光南、郭城双个展:一边是绮丽花园一边是人造自然
杨光南“莫奈花园.96区”展览现场
杨光南“莫奈花园.96区”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的标题“莫奈花园.96区”是艺术家虚构的小区名字,“莫奈”的洋气加上“花园”的美丽,这一在千禧年前后尤其盛行的套路化的中国楼盘名术被杨光南借来,用意绝非讽刺,而是对其背后逻辑的拆解——国人随生活水平一起提升的审美需求与现实中低下的“美的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昔洋今土的楼盘名不仅仅是开发商吸引消费者的文字糖衣,其中也包含着人们实打实的憧憬、渴望和想象。

事实证明,不少“xx花园”“xx家园”“xx威尼斯”“巴黎xx”都是生硬浮华、徒有虚名的山寨仿品,此次展出的艺术家2020年的7件新作,不是对小区建筑的仿造和再现,而是以雕塑作品将本质与感受“物化”,表现虚华之下的粗陋、粗陋背后的希冀,以及审美需求与供应之间的不平衡。

杨光南 《骨A2》 50×80×165cm 木、丙烯、铝 2020
杨光南 《骨A2》 50×80×165cm 木、丙烯、铝 2020
杨光南 《骨A2》 局部
杨光南 《骨A2》 局部
杨光南 《路B》 2×119.7×119.7cm 树脂、油性颜料、木、丙烯 2020
杨光南 《路B》 2×119.7×119.7cm 树脂、油性颜料、木、丙烯 2020
杨光南 《路B》局部
杨光南 《路B》局部

所以作品里的绚烂色彩中无处不在的空洞、木与树脂这两种相对“脆弱”的材料大量使用、被重新打磨和应用的废料变得不再难以理解。华丽与虚幻、浪漫与辛酸之间的奇妙张力在整个展厅中蔓延。

杨光南 《窗1》 2.6×115×115cm 树脂、油性颜料、木 2020
杨光南 《窗1》 2.6×115×115cm 树脂、油性颜料、木 2020
杨光南 《异形1》 5.5×120×120cm 树脂、油性颜料、木  2020
杨光南 《异形1》 5.5×120×120cm 树脂、油性颜料、木  2020
杨光南 《异形1》 局部
杨光南 《异形1》 局部

“莫奈花园”是中国特色的时代产物,是见微知著中的“微”、一叶知秋中的“叶”,也成为了精神和价值困境的代表性符号。后来人对其的态度以批判和诟病居多,个体的生存状况和微妙的心理状态因而被忽视和淹没,杨光南则以细腻的感知与共情将这些未说出口的隐秘欲望和矛盾挖掘出来,如同对时代遗址的重新发现与考古,少了一些尖锐,多了一些温情。

“莫奈花园”中既没有莫奈也没有花,但比莫奈的画、盛放的花还要绮丽的,是人们在干燥、粗燥的现实下对于美的恒久渴望,即使渺小如沧海一粟,这种渴望本身也足够动人。

 

有意无意的人造自然

与“莫奈花园”一墙之隔,是郭城的展览“近乎无意”,展出了这位“85”后艺术家近年的代表性作品以及最新创作。

郭城“近乎无意”展览现场
郭城“近乎无意”展览现场
郭城 《抽象神谕生成器》 210×210×14cm 2020
郭城 《抽象神谕生成器》 210×210×14cm 2020
郭城 《抽象神谕生成器》 局部
郭城 《抽象神谕生成器》 局部

进入展厅后,注意力首先被一阵类似于敲钟的巨大声响吸引,这便是先声夺人的“抽象神谕生成器”。用木棒敲击金色小碗,位于扇形装置中的屏幕会出现四个红色字母,屏幕周围用于检测放射性粒子的盖革穆勒管也跟着晃动起来。字母看似无意义的排列暗示着神谕的深不可测,而盖革穆勒管的晃动则犹如时间显示器,提醒着如今我们所处的年代——人类纪,地球环境受到人类行为的深刻影响,煤炭燃烧、发展核工业等活动使得本底辐射的剂量向越来越高的水平发展。

郭城 《(临时的)小器具No.5》  250×40×40cm  Arduino、定制电路、盖革穆勒管、碳纤维管、垂直绿化毛毡袋、绿箩 2019
郭城 《(临时的)小器具No.5》  250×40×40cm  Arduino、定制电路、盖革穆勒管、碳纤维管、垂直绿化毛毡袋、绿箩 2019
郭城 《(临时的)小器具No.5》局部
郭城 《(临时的)小器具No.5》局部
郭城 《(临时的)小器具No.6》  120×110×40cm 2019
郭城 《(临时的)小器具No.6》  120×110×40cm 2019
郭城 《(临时的)小器具No.6》  局部
郭城 《(临时的)小器具No.6》  局部

同样在晃动的盖革穆勒管位于“(临时的)小器具”中的绿箩旁,似乎是对“家里摆绿色植物真的能防辐射吗”这一疑问的无声回答。只要辐射粒子的撞击不停止,或者本底辐射的强度不衰减至一个极低的水平,那么盖革穆勒管的晃动将不会停止,作品名中的“临时”不仅表明了理论上可被计算的放射元素衰减时间,或许也在隐喻历史上任何一个地质年代的临时性,包括人类纪。

郭城 《琥珀No.1》  190×60×70cm 2019
郭城 《琥珀No.1》  190×60×70cm 2019
郭城 《琥珀No.5》 《琥珀No.6》《琥珀No.7》  2019
郭城 《琥珀No.5》 《琥珀No.6》《琥珀No.7》  2019

展览中大量出现的灰色混凝土出自“琥珀”系列,类比于天然琥珀中树脂包裹昆虫,艺术家将人造物(陶瓷/塑料/散热片等)插入混凝土中,构成“人造琥珀”,凝固时间,在未来成为人类的痕迹和遗物。如同今人面对一枚古老琥珀的惊叹:哇,这是一只三千万年前的昆虫。想象或许未来某个新物种发现这些人造琥珀时的惊叹:哇,这是一块三千万年前的塑料。

从展厅出来再回味展览的名字“近乎无意”,因为自然本身是无心、无意识的,所以展览中那些对自然的技术化仿造,或者将自然中微小之物放大为可感现象的作品也就跟着带了几分“无意”的气质,但是它们作为纯粹的人造物又不可避免地沾染人的意识,因而才称之为“近乎无意”。

如果把人类当作一种纯粹的历史或自然现象研究,那么便可以抛开情感的束缚。从早期《翻转的世界》和《嘴工厂》中对身体元素的强调转向如今的对于技术的关注与解构,郭城的作品常以一种冷静的视角观看人类,技术只是作为手段或研究对象,其背后是对人类的思维、存在与自然、时间之间复杂关系的探寻与追问。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