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空间开幕杨健、Christine Sun Kim双个展 展现不同政治语境下的个体思考

2018年10月28日 资讯展览
10月27日,空白空间同期开幕中、美艺术家双个展:杨健“在不可能相遇的时间和利维坦的注视下”&Christine Sun Kim“With a Captial D”。两位艺术家分别在左右两个展厅用不同的艺术媒介传递着各自在当前政治语境中的个体思考。
左侧展厅《至上主义&急救毯》尺寸可变 钢管、急救毯 2018
左侧展厅《至上主义&急救毯》尺寸可变 钢管、急救毯 2018
“在不可能相遇的时间和利维坦的注视下”是杨健与空白空间的第四次合作,绘画、录像、雕塑、装置等十余件全新作品的呈现,延续了杨健对时空、两极性、权力的吊诡和人类文明生活的荒诞本质等命题的长期思考。
单屏录像《修剪时间》后、装置《物联网》前
单屏录像《修剪时间》后、装置《物联网》前
从左至右 马列维奇的黑色方块和谢杰瑞的《少数人如何影像主流意识》准静态分布图1-2、

《达克效应患者》、《长江》、《超乎想象的高/低回报率》、《山》
从左至右 马列维奇的黑色方块和谢杰瑞的《少数人如何影像主流意识》准静态分布图1-2、
《达克效应患者》、《长江》、《超乎想象的高/低回报率》、《山》
展览由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关联的部分构成。进入展厅,单屏录像《修剪时间》带领观众进入一个“时间之箭”的角力场并于其中进行往返跳跃。5件代表着探求艺术中最高真理“至上主义”的巨型几何形体被附身于淘宝的救生毯“还魂”至展览现场。与之迎面相对的,是提取自淘宝购物数据的铁制曲线走势图,以及连缀于波峰和波谷的6幅来源、指涉各异的抽象线条结构,探讨了有关意识形态、认知/自我认知、元绘画等背后的隐秘规则,并暗示了时间、视觉、文化之间的熵化关联。
《拼拼凑凑的利维坦》h350×⌀150cm 铅皮、钢筋、铁丝、水泥、钥匙、泡沫膨胀剂 2018
《拼拼凑凑的利维坦》h350×⌀150cm 铅皮、钢筋、铁丝、水泥、钥匙、泡沫膨胀剂 2018
《风滚草》⌀90cm 监视器,铁球,监控摄像头,电动伸缩杆等 2018
《风滚草》⌀90cm 监视器,铁球,监控摄像头,电动伸缩杆等 2018

在展览的另一部分,杨健提取并再造了与其私人经历相关又指向公共规训制度的视觉经验。《拼拼凑凑的利维坦》以铅为材料,挪用、综合了广场、公园、商业中心等城市空间中的形态各异的公共雕塑的视觉形态。这些意欲彰显资本、权力的雕塑被不断截断、打磨、敲击,最终成为另一不可名状的怪兽。《风滚草》是一件全身布满监视镜头的球状装置,在电力的驱动下缓慢而不可预测地行动,并与墙面上的三组监视屏幕以无线方式相连。观众仅能通过监视器隐约判断3组(注视着展厅内一举一动的)镜头的相对位置并对其进行反向观看,却无法判断其他监视镜头的运行状态。这些镜头也由此成为了观看的黑洞。在《车轮碾过的恐龙》中,观众将通过VR设备暂时逃离展厅,并观看一出恐龙在高速公路上被碾压的事故现场。在观众的注视中,这些指向远古、现代、未来的时间也在此以荒诞的方式短暂相遇。

《今天开始,所有的鸟儿都必须从机场起飞》 铁球,铁皮,不锈钢条 2018
《今天开始,所有的鸟儿都必须从机场起飞》 铁球,铁皮,不锈钢条 2018

“With a Captial D”是艺术家Christine Sun Kim在空白空间的第二次个展。

右侧展厅“With a Captial D”
右侧展厅“With a Captial D”
在本次个展中,Kim延续了她对语言、文字、声音作为观念线索的思考和创作,展出以其文化身份、与聋哑社群的纽带为探讨对象的纸本绘画,以及与长期合作的艺术家Thomas Mader共同完成的录像等全新作品。Kim的这些作品以其惯常使用的美式手语(American Sign Language)系统为基础,从语言学和社会学的双重面向展现了艺术家个体在当前美国的政治环境中通过作品介入身份政治的潜能。
《Words→Shape→Reality》125×125cm×2 纸上炭笔 2018
《Words→Shape→Reality》125×125cm×2 纸上炭笔 2018
《English vs. Deaf English》51×66cm×6 纸上炭笔 2018
《English vs. Deaf English》51×66cm×6 纸上炭笔 2018
《English vs. Deaf English》局部
《English vs. Deaf English》局部
录像作品《Looky Looky》高清彩色、6′44″ 2018
录像作品《Looky Looky》高清彩色、6′44″ 2018

在《Words→Shape→Reality》中,Kim指出了以ASL为基础的语言和口语/手写英文语言的关联性,及其在使用效率上的差异;在《English vs. Deaf English》中,她以成组对照的例子指明了造成上述两种“英语”在效率上存在差异上的原因。在和艺术家Thomas Mader合作完成的录像作品《Looky Looky》中,通过具体语境下的非手势手语(在此例中的“looky looky ”一词),Kim和Mader情境化地展现出五官乃至神态等能指符号所具备的微妙修辞性和指涉能力。即便在不借助手势的情况下,他们仍能通过正确的语言技巧和上下文语境进行完全有效地交流。通过这些作品,Kim破除甚至调转了我们对聋哑者所使用语言的刻板而有限的认知。

《Deaf Rage》等作品 125×125cm(单件) 纸上炭笔和油画棒 2018
《Deaf Rage》等作品 125×125cm(单件) 纸上炭笔和油画棒 2018
局部
局部
《Why My Hearing Daughter Signs》、《Why I Work with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s》125×125cm(单件) 纸上炭笔 2018
《Why My Hearing Daughter Signs》、《Why I Work with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s》125×125cm(单件) 纸上炭笔 2018

在展览中的另一部分,Kim探讨了聋哑者的群体文化及他们在现实环境中的境遇。《Deaf Rage》、《Why I Work with Sign Language Interpreters》、《Why My Hearing Daughter Signs》等作品借用了几何学中的角度概念和统计学中的饼状图,Kim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以感性又不乏戏谑的短句描绘出在以口语/声音语言为主流的世界中,聋哑者于艺术世界、日常生活、旅行、机构和他人关系中所遭遇的境况及其真实态度。Kim的作品以互文、设问、双关、借代、递进、比拟等修辞手法,从文本、视觉、观念等维度,展现了ASL使用者的独特感知及文化,邀请我们重新认知、理解、尊重世间不同个体、群体以及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