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作者:sy 2022年4月30日 资讯展览
这一切都源于策展人张宗希在二手市场买到的三层木质书架,书架不过一米二左右,右上角有一掉了漆色的铁牌,印制“北京師範大學”字样,编号“架:6391”,应是图书馆里清退出来的,不知经过几手。他总是会想起这书架,时不时过去看看这个退休了的老古董。几十年前,它应该非常风光吧。被木匠定制妥当,刷上最后一层油漆,再郑重其中地贴上归属于北师大的标签。接下来,它在硕大的图书馆的某一层、某一个角落见证一次次在它面前徘徊、寻找知识的学生。不知道在它上岗时,架子上摆放的是哲学、历史还是数学、天文。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这些承载知识的物体就像是上个世纪人们对真理的坚定追求一样,具体而实在。知识就是要通过一行行的字、一处处的笔记与总结、一本本学术典籍的积累来获取。而现在,那种通过自我的学习与精进从而获取知识的踏实感很少存在在现实中了。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在富足的社会里,人们用不着去干体力活,从事的都是脑力活动,大学越拉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档案馆里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数据库中无限量的毕业论文,像一座待人凭吊的墓碑。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数控中逐渐消亡。现在的学问,是数字化的;理论的发表是线上的;学者们渐渐成为优秀的检索机器。一个时代肯定是过去了,所有人都沉溺于赛博世界的深渊,我们再也不会为了获取一个真理,而埋在图书馆,放弃了世俗的荣誉和温暖,在世界的某个点上钻牛角尖,无暇他顾,从而抛弃了一生。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4月21日,蔡锦空间新展“信·息 In·Formation”开幕,展出卜云军、郭赛、李易纹、刘桐、马海蛟、席丹妮、张新军7位艺术家不同形式的创作。展览试图通过探索“信息”这一矛盾的概念,继而关注信息时代有关交流方式的流动与变化就是围绕知识与信息的传递,从书架到小船,从文字到故事,一封封发出的书信,收件人详或不详,交流都已多多少少地存在。策展人希望通过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回顾过去,也抽身于现代的信息洪流,审视这些碎片。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张新军将这个收来的旧书架改造成了一艘船,书架在2022年换了一种摆渡的方式存在。 作品《南阳》使物从一种符号过渡为另一种符号,它像一种七巧板游戏,拆解——拼接,不变的是物本身,以及它的过往历史,或是来自某处。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马海蛟的作品作品源于艺术家偶然收集到的一封家庭信件,信件内容隐约反映出不同代际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与困惑。从这封信出发,作者试图再现信件所指涉的家庭状态,并由此以“伪纪实”方式塑造三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青年的服役士兵、患有眼疾的中年生意人与信仰基督教的老年知识分子”,分别对应着三个代际,围绕“家庭性”的变迁乃至瓦解而折射中国当代社会中个体的生存状态。延续其以往的影像风格,纪实感、摆拍、场景重现、画外音等手法恰当地运用至作品中,以耐人寻味的细节与表现性的风格营造出诗意的氛围。这件作品与信件等相关实物共同呈现。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古老知识的传递方式还有一种就是口口相传,而现代的你又有多久没有听过真人口中讲出的故事了呢?艺术家刘桐认为文字承载着信息,而信息的最终归宿应是人,也就是说,被读取。书写与阅读,最终都会回到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分享。因此作品《讲故事的人》的主体就是人——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灵感来自读写并不普及的时代所特有的一种职业"说书人",试图通过讲故事这一行为重建一种从人到人的直接联系,同时也是当代的我们与上古民族神话的直接联系。艺术家要讲述的故事取材于中国上古神话传说,观众通过一种传统的随机选择方式(抛花)确定要讲述的故事。讲故事的流程如下:1、观众向绘制了各种神话代表人或物的图轴抛花,花朵或羽毛所落的图像,即是要讲述的故事。2、观众可以选择坐,或者站立等任何一种姿势听故事,而艺术家也采取和听众相同的姿态讲述。3、双方要遵守的承诺:讲完、听完。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信息流“鱼贯而过”,谁还会记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旧书架?
展览将持续到5月19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