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由心 本色演绎 ——博世家电对话三位创意人
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秉持着这一品牌理念,博世家电在不断突破和应用最新科技之时,也更加注重“生活之美”。近日,博世家电与三位创意人——艺术家穆磊、设计师张雷和侯正光亲密共谈,一起分享关于触感美学,色彩美学,交互美学等话题。
设计师张雷拥有留学及与国际品牌合作的背景,是国内设计师中备受瞩目的中坚力量。此次他分享了他最专注和擅长的领域:材质,并与博世家电一起探讨设计的触感美学;青年独立艺术家穆磊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从事绘画多年,拥有自己的同名工作室。色彩是艺术家最熟稔于心的天赋之一,此次他与博世家电分享了对于色彩的理解,以及色彩对于情感和空间的微妙影响力;而设计师侯正光被设计圈昵称为“老侯”。他创办的“多少MoreLess”已成为海内外知名设计品牌。他坚持“为生活而设计”,至今已从事家居设计二十年之久,深谙设计与人之间的彼此需求,因此他在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为博世家电分享了不少富有洞见的小细节,以及对于品质生活的一些感悟。
向美由心,本色演绎。博世家电一直在探寻如何把产品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三位创意人本色分享,无论对于博世家电,还是每一位追求品质生活和信奉生活之美的人,都是一次身心愉悦的收获。
博世家电 X 张雷:回归材质的本源,感受天然的触感

品物流形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
融设计展策展人

两年前,我和我的团队决定从杭州市内搬进杭州北部的山里。没有了外卖,我们学着认不同的野菜,学着自己用村里的食材做饭;没有了酒吧,我们组建了自己的爵士乐队。我们学习村民最古老的房屋建造方法,学习如何用周围的植物给食物染色。自然和传统,正是设计的基础和本源。生活方式决定设计,而设计则可成就生活之美,二者融会贯通,浑然天成。



Z:图书馆“融”是一个设计思想。丰富多样的工艺方法和材料是过去几千年,祖先留给中国设计师的基因库,也是中国设计师探索当代设计语言的根基。所以融图书馆团队从十年前,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
博世家电把岩瓷用在冰箱上,当然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天然材料给我们更多真实感和现实感。因为人们过多生活在手机的虚拟现实或者超现实环境中,真实的自然越来越难有机会触碰。空间——尤其是家,应该是一个有温度的现实存在,我更希望我的冰箱提醒我自然的丰饶而不是科技的酷炫。把岩瓷跨界应用到家居设计,这是一个非常有勇气的决定,无论是身体触感还是心理感受,它都让人觉得舒服自然。岩瓷本身就是一个很具有质感的材质,现在,它看上去更是渐入佳境了。



博世家电对于意大利岩瓷薄板的选择,取材自然、工艺精苛,视觉和触觉上均充满质感。相信选择它的人也会和它一样,一定是追求生活品质,有自己独立的审美,鉴赏力和判断力,不矫饰、低调、大气、内外兼修的人。

Z:我会用中国最传统的工艺和自然的材料。我也许会用布胎漆器,研磨自孔雀石的天然染料,去完成一个超级轻量的冰箱门;我也许会用蓝草染100多遍的方法,染出发蓝的黑色,去解释中国人的祖先没有去做绝对的黑,每一样黑色都因自己的本色而彻底不同。在传统和自然的世界里,我们有超越想象力边界的无限可能。
Q:请为我们描述一下,您想象中一个理想的家居环境是怎样的?博世家电一直希望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符合全新“高品质”定义的家居生活,您认为一个有质感的生活空间最不可或缺的细节是什么?
Z:我觉得是真实,或者说是自然。我们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技术围绕着,连拍照都会被自动涂抹肌肤的时代,能摸到真实的质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要离自然越来越远,因为在曾经的几百万年间,我们都生活在它的中间,那里藏着生活之美的真谛。

博世家电 X 穆磊:色彩是节奏大师

比利时、荷兰、瑞士等世界各地展出并被收藏,
拥有个人同名工作室。



M:过去我尝试在静态的绘画中找寻流动感与定格感之间的临界点,近期我开始由描绘个体世界转向探索当今虚拟和现实日渐交织的时代“界限”,我用数字媒介创作了一组动态艺术视觉作品。界限与无限,循环与多维是我近期作品的主轴。“洞现”是我最新完成的一件作品。我构建了一个穿梭于平行世界间的“窗口”,尝试透过它洞见时间的形状,探寻空间的维度。




M:我很喜欢大卫林奇的电影,红色帷幕也是他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他的重要作品《双峰》跨越四分之一世纪,25年后谢幕季的起始画面,依旧是主人公麦克拉伦游走于25年前那红色帷幕所构建的神秘空间。在我这件作品画面中也有一缕聚光灯照射在红色帷幕上,光圈之间衍生出鹿角造型的枝干数缕,红色帷幕是舞台与现实的界限,是精神与梦境之间的标识物,也是映射自我的媒介。它是自我内心、欲望、情感的折射与载体。但是,红色是一种有着丰富感情的颜色,我相信它作为环境元素的一份子,一定可以使得空间更具有神采与温度。

M:赤红与群青蓝。蓝色作为另一个三原色之一,富有与红色似乎镜像的视觉情绪,但它们都如此饱满与神奇。
博世家电 X 侯正光:本还是末?多还是少?
![西安人,家具设计硕士
[多少 MoreLess]原创家具创始人
【晒上海】和【意思】设计展策展人
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副主任
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西安人,家具设计硕士
[多少 MoreLess]原创家具创始人
【晒上海】和【意思】设计展策展人
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副主任
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http://www.hiart.cn/upload/photo_db/2019/10/18/201910181508276802/201910181508276802_540_360.jpg)
[多少 MoreLess]原创家具创始人
【晒上海】和【意思】设计展策展人
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副主任
上海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侯正光(以下简称H):“瞬息万变”这个词意味着世界本身就已经太丰富太复杂,对此,人的承受力和接受度都是有限的。但是,我相信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科技还是能够造福人类的。我想科技对人类生活最美好的影响,应该是能够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对整个地球产生一些更正向的引导和促进。
Q:与您的设计一样,博世家电同样非常注重用户体验。比如仅是冰箱门的设计,便根据不同家庭的使用习惯有对门、四门、五门等多种门体和尺寸设计,既满足了食材分类存储的需求,也满足多种家装需求,同时不失具有现代感的纵横结构之美。您认为,它满足了你心目中对一款冰箱的苛刻要求了么?
H:我对博世家电的印象一直是:将产品做到极致的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物。其实,现在的家居空间比以前更多样化,从年轻人喜欢的一居室到近千平米的别墅,对于家电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博世冰箱的低调、务实和肉眼可见的质感一直在,但是尺寸和门体设计的多样化意味着它能和更多的空间搭配,更多人可以选择它。一个细节是,不同的尺寸和门体相对应的冰箱内部也是精心规划的,这一点很费心,也很用心。它当然满足了我对冰箱的苛求。
另外,这次岩瓷材质的应用非常的有意义。以此为依据可以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进行发展。比如说将其它天然材质,比如木、石、竹等等作为面板材质。这些材料我相信都会有非常广阔的设计应用。而且它跟中国人对自然材料的亲近感,会产生很好的情感体验和使用体验。


H: 我来分享一个我的真实感受,这个感受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关于灯光,有一件小事情我倒觉得值得琢磨一下。我有一个习惯,不管饿不饿可能过一会我就会打开冰箱,也未必真是要吃什么,只想打开看一看。因为有那样的灯光你会觉得很安全,有很多吃的来让你选择,尽管你未必真的要吃。后来那个灯坏了,当你再打开冰箱的时候里面是暗的,没有任何的视觉刺激。所有的食物都没有在灯光衬托下的那种美感了。
从设计和人机交互的角度出发,博世家电冰箱对灯光的设置提出了更细致的应用场景模式。灯光的设计不仅只考虑如何将食物衬托的更诱人,也能暗示人们适度的消耗,例如灯光会自动慢慢变暗。我觉得博世家电的界面触碰屏以及内部的灯光设计非常人性化,也很注重细节。


H:我觉得“身临其境”的设计师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未来,单纯的、单一的产品设计师或许会面临一个站着点,更多“身临其境”的设计师会涌现。除了我们已经所熟知的语音、手势、触控、VR/AR等科技,我更想分享的是一种叫做“情绪感知”的人机交互方式。它是现在正在被很多科研人员都在探索的方向。情绪感知可以即时追踪、分析用户的情绪反应,并给予适当的帮助。比如说,它可以通过人们在使用电脑时打字速度和日常说话的语气,判断人们的心情,甚至可以预测他/他下一步可能会说的内容。
科技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恶魔. 无论如何,我更愿意抱着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科技在越来越无所不能的趋势下,除了上面那些可以预见的各种神奇的感知交互之外,也可以简单甚至木讷一些,这样也许才是真实的人类的交互。
Q:博世家电一直希望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符合全新“高品质”定义的家居生活。您认为一个有质感的生活环境最不可或缺的细节是什么?您想象中一个理想的家居环境是怎样的?
H: 自然。这个细节包含两方面,一个是文化的自然,你的生活环境要契合你的文化基因、生活态度和审美偏好,另一个是大自然,生活在一个能让你时刻想起和碰触到大自然的居住空间,在时下的大环境中是“奢侈”的,也是最愉悦不过的了。
我理想的家居环境是朴素和自然的,脱离了形式之后的朴素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我家里的家具或者其他任何物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经久之美。此外,我始终钟情于中国式的内敛、平衡、自然的态度,我也会把它带到我的设计和我选择的物品中,在使用过程中亲身体验内在的中国元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