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四种尝试——“无形无色”亮相先声画廊

作者:滕昆 2014年7月29日 资讯展览
策展人及艺术家集体亮相“无形无色”展览开幕
策展人及艺术家集体亮相“无形无色”展览开幕
7月26日,由罗锦华策划、姜永平出任学术主持的“无形无色”展亮相先声画廊。展览呈现了罗杰、冉启泉、宋昱霖、吴以强四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及近期创作。策展人罗锦华将这场联展视为“一个(耕耘自己艺术)过程的展示”,相信“他们的作品也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作为最为核心的组成元素,对绘画的讨论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对“形”与“色”的分析辨别。前者决定着作品的形象,或者左右着作品的情绪。而绘画之“绘”,就是一场忠于自我艺术观念的造型与着色。对于任何一位艺术家来说,每个人都不希望也不应当与其他人有着雷同的影子,而在现实中,寻找一种新鲜的方式,试图呈现一种为自己所独自发现并实践的形式,始终是艺术家们努力的方向。

在这场展览中,四位艺术家带来四种不同的方向。“冉启泉将色彩与纸张融合让画面形成一个变化中的场,罗杰用线条精心编织复杂的人物关系,吴以强通过看似规则的重复寻找逐渐的变化,宋昱霖则不断对画面施加笔触的重叠让主题模糊消失”。四位艺术家以四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被策展人罗锦华从“创作态度”的角度结为一体,四个方向的尝试,存在于同一种方式之中——对于描绘和手工的朴素的喜爱,于抽丝剥茧中从生活里慢慢体会,看似漫不经心却精心呵护。如同一种对生活之艺的沉淀,又像极了一次缓慢的蜕变。这种手工,让他们的作品在“形”“色”的讨论中,缓和着作品面貌上的差异,并突出了“无形无色”的情趣。诚如姜永平在为展览所撰《无情感,不形式》中所说的,“艺术家只有打破现实创作的框架束缚,不再单纯的以表现自然物象而创作,而是借助客观物象抒发自己的审美体验和人生感悟,借助情感,诱发创作灵感,进而才能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的美,直抒胸臆”。

相关空间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