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其香宗海平对话展 两代人两种媒介的艺术绵延
2019年9月20日,宗其香与宗海平父子的艺术对话展“映象绵延”在势象空间开幕。


展览现场
宗其香是20世纪中西融合山水画大家、美术教育家,以独树一帜的夜景画为人所熟知,作品的高度已然毋庸置疑。展览乍一听好像是常规的美术史大家借光展,亲临现场后惊喜地感受到了策展和布展上的巧思。







展览现场
展览始于一方“线框”,是宗其香的画框,也是其子宗海平的取景框,更是两者之间的对话框。展厅内使用了大量玻璃和灯箱等设计元素,营造出轻盈时尚的摩登风格。灯箱的设计别有用心,一面是宗其香的水彩写生作品,另一面对应的是宗海平拍摄的父亲写生原址的摄影作品。在时光的洗礼下,多处写生原址已然沧海桑田。除了艺术的欣赏之外,这些不同时间节点的记录同样不失历史价值。



展览现场
2013年春天,源于在重庆翻拍父亲大学期间创作的国画,宗海平萌生了寻踪翻拍父亲写生作品的想法。寻踪从2013年的五月始于北京,宗海平走遍大山大川,在今年的3月14日完成了最后一张照片的拍摄。现场共计展出68组写生和摄影作品,是父子两代横跨70年的时光绵延,也是绘画到摄影间不同媒介共同生产和记录美的绵延。

宗其香《清恭王府一角-纸本彩墨》31.5×41.5cm 1983

宗海平《清恭王府一角》 2014.4.21

宗其香《鲁迅故居》31.3×43.5cm 纸本彩墨 1956

宗海平《鲁迅故居》2016.8.22
中央展厅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坐标,分别对应着宗其香写生的区域。东至江浙沪湘、西至渝蜀滇,南到两广,北为北京。中间的时光隧道则是宗其香的艺术年表,尽头通往宗家的未来,是宗海平,也是宗海平的女儿。在宗其香离世20年后,宗海平以摄影的媒介延伸与再创作山水风景的方式回顾了他的艺术生涯,表达了对父亲无限的眷恋。20年以后,宗其香的孙女也会再次踏上父亲和爷爷的足迹,以彼时的创作媒介再现20年后的大好河山,是为艺术绵延的生生不息,也是艺术世家的浪漫情思。

宗其香《重庆被日军轰炸后》24.4×31.4cm 纸本水彩 1939

宗海平《重庆被日军轰炸后》2014.1.24

宗其香《北京展览馆内工业馆》47.3×35.5cm 纸本水彩 1954

宗海平《北京展览馆内工业馆》2013.6.27

宗其香《重大工学院》76.4×58.3cm 纸本彩墨 1945

宗海平《重大工学院》 2014.1.24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201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