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珠三角艺术生态 谁是人生赢家? 南艺美术馆奉上双年展模式前的“复调3”

作者:史伟摄影:史伟 2015年10月31日 资讯展览
由林书传担任策展人、刘婷担任执行策展人的南京艺术学院品牌项目“复调”自2013年启动,每年举办一届,历经江浙沪、北京地区的艺术生态调研之后,今年将视线聚焦珠三角地区,展览于10月30日下午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结构依然以纪录片与作品的面貌双线梳理呈现。参展艺术家包括19位(组),他们是:二打六、郭梦垚、黄边站、何利校、何倩彤、黄颖、若瑟·狄莫、卖力工房、彭韫、吴方洲 、吴天然 、谢莉斯 、袁泽强、张广先 、周俊辉、周钦珊 、01小组。
“复调3”的纪录片首映发布现场
“复调3”的纪录片首映发布现场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在开幕致辞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在开幕致辞
“复调”项目的策展人林书传在开幕致辞
“复调”项目的策展人林书传在开幕致辞
联合策展人刘婷分享从幕后走到台前、首次参与“复调”项目的感受
联合策展人刘婷分享从幕后走到台前、首次参与“复调”项目的感受
来自香港的艺术家代表周俊辉发言
来自香港的艺术家代表周俊辉发言
纪录片以“猫”开启,并不偶然,艺术家大多养猫,猫饭盆也是本次项目衍生品中重要的作品
纪录片以“猫”开启,并不偶然,艺术家大多养猫,猫饭盆也是本次项目衍生品中重要的作品
艺术家夫妇的日常
艺术家夫妇的日常
邓箭今谈学生郭梦垚的创作
邓箭今谈学生郭梦垚的创作
走访艺术家工作室,这位艺术家退学后自学,画风如此的他勇敢地去考前班代课
走访艺术家工作室,这位艺术家退学后自学,画风如此的他勇敢地去考前班代课
艺术生态系统,以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作品为核心与基础,衍生出画廊与艺术博览会等一级市场、拍卖行二级市场、美术馆等非盈利机构、艺术院校、媒体、艺术评论、收藏家、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多元艺术平台如驻留与众筹项目等诸多环节。艺术生态调研,囊括以上链条中全部环节的代表性单元似乎才是对生态调研的完美诠释。而“复调”并非以此模式展开讨论,对此,林书传认为,生态这个词太宽泛,“复调”项目对艺术生态的调查研究不求全面,这种呈现方式仅构成做艺术生态研究的一种方式而已,以艺术创作者群体为核心、辐射到必要的在地机构,搜集参与者的观点、生存或生活及创作状态等素材展开讨论,尽量客观的呈现珠三角地区艺术参与者的综合面貌。比如,纪录片中那位广美退休教师热情的与拍摄团队寒暄、某艺术机构负责人为了暑期档在馆内安置了一个唐卡展。至于如何搭建具有说服力的展览结构、选择艺术家,他指出了两点:首先,艺术家及作品不会以策展团队中任何人的审美倾向为准,同时不会选择最好的艺术家罗列。至于作品风格,讨喜、小清新的确是珠三角地区艺术创作的一大特点,这些词汇作为中性词而存在,不具有贬义。而黄边站则属于一个特例,它是该地区与国际接轨的代表,它对艺术的讨论作为创作的方式,包括在展览布展方式层面,黄边站都构成一个点,但这一个点并不足以代表珠三角整个地区的生态“面”。
当代艺术是一种生产机制,需要生态中诸链条的互动配合,才有可能构建良性生态。与北京地区庞大的艺术家体量与艺术聚集区不同,珠三角地区尚未构建出相对成熟的艺术区业态,正如在广州的艺术家、教师范勃所言,广州地区艺术家大多有一份工作维持生计,比例在60-70%,他们并非常规意义上所讲的职业艺术家,这也是珠三角地区艺术家创作的最大特点。纪录片中了解到最多的一句便是:珠三角地区让人变得温润、务实。这里的展览开幕,艺术家穿着拖鞋短裤就可以进入,不如北京展览的晚宴推杯换盏与晚礼服的交际模式,更不像海派聚会的精致小资,这里相对随意。
 
当地的艺术圈从业人士对生态中的各种问题亮出了自己的声音。比如,艺术家、博尔赫斯艺术机构创始人、广州美院国画系教师、录像局创办人之一的陈侗说:“我不关心生态问题,我只做土壤”。又如,广美教师冯峰将艺术家进入社会比喻为一场荒岛生存训练。
在“复调”的前两届中,林书传提出过两个口号或宣言,江浙沪站的“如果你不成功,你还做不做艺术家”与北京站的“如果你成功了,你还是不是艺术家。”这两句口号似乎已经相当辩证,通过这一届的调研他发现,珠三角适合艺术家生存,生活成本相对不高,艺术家的心态也比较好、很轻松。艺术家不能被妖魔化,他们也需要面临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但珠三角地区这似乎不成为问题,确切说没有北京等一线城市那么严重。据林书传介绍,他们大多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哪怕不稳定,摆地摊、做兼职设计等都可以糊口支持创作。因此本次复调不再硬性讨论艺术家成功与否的问题,而是以同样轻松地方式切入讨论,这一点在展览海报及初次尝试设置的衍生品单元可以窥见。同时,在操作本次复调的过程中,策展团队也一直在对比、反思整个艺术生态的问题,进而形成对不同地区艺术生态面貌的相对客观地描述。
 
大富翁游戏的转盘成为海报,风格活泼的主视觉形象正吻合策展团队对珠三角的总体印象。,在珠三角,艺术家很轻松,以游戏的心态创作,他们将艺术视作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若说本届复调也有宣言与口号,那便是:什么才是人生赢家?在一线城市,艺术家可能透支了健康毁掉了身体或者不同程度上荒废了时间,成为艺术圈话语系统的棋子或者牺牲品。而珠三角地区则是一种接地气的生态面貌。
 
以上提及的衍生品包括艺术家创作的手机壳、猫饭盆、棒球棍等等,不为盈利,仅作一种真诚的态度存在。 “Art is a circle.”一语双关,艺术是一个生态圈,彼此互动,共生而村;同时也表征出策展团队的鲜明立场:艺术是个圈子,或者在不那么功利的珠三角的正确解读为:艺术术是个球。展览画册的装帧设计也很有趣,它像一个礼盒,策展团队、艺术家名单及海报等内容附着在包装盒身两面,打开盒子里面是裸露着的作品图文。这些细节在调侃之间,切中要害。
18岁就开始策展生涯的林书传,发起并操作“复调”项目至今已有三年,同时日常还肩负有南艺美术馆日常策展项目,对于“复调”的模式似乎轻车熟路,但他表示一直处于在路上的状态,需要多些深度思考项目的时间。每一期的“复调”都是一次特殊化的探索,基于生态研究地域的特殊性,会在田野调查、拍摄走访的期间不断构建出该地区独有的概念。
在开幕式暨纪录片首映式上,据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透露,“复调”项目作品南艺美术馆的品牌展在未来将成为双年展,视野或将拓展至欧洲、美洲、东亚等地;此外,“复调”将与“设计展”(目前正在与歌德学院合作的设计展,名为设计月,展期为一个月)、“青年教师作品展”(仅局限于国内青年教师)、“外包内销”共同构成南艺的四大双年展项目,项目均为专题性质,每年将举办两个,分为上下半年。
展厅入口
展厅入口
画册的装帧设计像一个礼盒
画册的装帧设计像一个礼盒
开幕现场策展人们与嘉宾交流
开幕现场策展人们与嘉宾交流
展厅一角
展厅一角
谢莉斯作品
谢莉斯作品
谢莉斯2015年油画作品
谢莉斯2015年油画作品
谢莉斯2015年装置作品
谢莉斯2015年装置作品
何倩彤2015年彩色铅笔的手绘海报七件
何倩彤2015年彩色铅笔的手绘海报七件
黄边站
黄边站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卖力工坊大型装置作品《他们只告诉我,要很亮,很亮》
卖力工坊大型装置作品《他们只告诉我,要很亮,很亮》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周钦珊在作品前接受采访
周钦珊在作品前接受采访
影像作品《巴别塔》
影像作品《巴别塔》
周俊辉作品
周俊辉作品
黄颖作品《一切皆皆可食用》
黄颖作品《一切皆皆可食用》
黄颖作品
黄颖作品
黄颖作品
黄颖作品
黄颖作品
黄颖作品
郭梦垚作品
郭梦垚作品
01小组影像作品
01小组影像作品
吴方洲作品
吴方洲作品
二打六艺术小组作品《睡“鬼城”》 行为现场直播
二打六艺术小组作品《睡“鬼城”》 行为现场直播
《睡“鬼城”》
《睡“鬼城”》
袁泽强作品《落地窗》
袁泽强作品《落地窗》
《落地窗》中的一件
《落地窗》中的一件
张广先作品
张广先作品
街头涂鸦作品
街头涂鸦作品
彭韫作品
彭韫作品
吴天然作品
吴天然作品
每件白色的作品中均有一个桃红色的点
每件白色的作品中均有一个桃红色的点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